教学内容:毫米分米的认识
教科书第61~62页例3、例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掌握长度单位间的换算方法,学会根据进率进行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
2.培养学教学内容:毫米分米的认识
教科书第61~62页例3、例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掌握长度单位间的换算方法,学会根据进率进行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初步的合作意识和主动参与、认真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掌握长度单位间的换算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够运用灵活多样的换算方法准确、迅速地进行换算。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课件、投影片(或小挂板)
学生:每人准备直尺一把、7厘米长的一张纸条、1米长的绳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沟通
1. 提问:我们已经认识了哪几个长度单位?谁能按照一定的顺序说出来?(从大到小依次是:米、分米、厘米、毫米,或从小到大说。)
2. 用手势分别表示出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的长度。
3.填空(投影或挂板出示)。
1米=( )分米 1分米 =( )厘米 1厘米=( )毫米
10分米=( )米 10厘米=( )分米 10毫米=( )厘米
1米=( )厘米
然后问: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进率.
二、操作体验
1.教学例3
(1)独立操作。
师:请每个同学动手量一量桌上的“纸条”长几厘米。(教师事先给每个学生准备一个长7厘米的纸条)
学生动手操作,然后汇报。
(2)出示课件“长度的测量”下载,指导正确的测量方法。
强调:测量纸条的长度时先用纸条的左端对准0刻度,看纸条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数几,纸条就是长几厘米。
(3)研
毫米分米的认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