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建设程序的概念
1'建设工程项目 是指为完成依法立项的新建'
扩建'改建等各类工程而进行的'有起止日期的'形 成固定资产'达到规定要求的一组相互关联的受控活 动组成的特定过程,包括筹划'可研'勘察'设计' 采购'施工'投产试运'推荐最 佳方案,形成可行性研究报告。
承担可行性研究的单位要按规定是由经过资格审定的适合本项 目的等级与专业范围的规划、设计、工程咨询单位承担。
(一)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一般具备以下基 本内容:
1•总论:①报告编制依据(项目建议书及其批复文件、经济与 社会发展规划、行业发展规划、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等) ②项目提出的背景与依据(项目名称、承办法人单位及法人、项 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等);③项目概况(拟建地点、建设规划与 目标、主要条件、项目估算投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④问题 与建议。
2•建设规模、产品(生产)方案、市场预测与确定的依据。
3•建设标准、设备方案、工程技术方案:①建设标准的选择;
②主要设备方案的比较选择;③工程方案的比较选择。
4、资源、原材料、燃料供应、动力、运输、供水等协作配合条 件。(外部条件)
5、 建设地点、占地面积、布置方案:①总图布置方案及必选;
②场外运输方案;
6、 项目设计方案、公用工程与辅助工程方案。
7、 环境影响评价;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分析。
8节能、节水措施。
9、 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劳动定员及人员培训)。
10、 项目实施进度:①建设工期;②实施进度安排。
11、 投资估算及融资方案。
12、 财务评价
13、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评价。
14、 风险分析:①项目主要风险识别②风险程度分析;③防范风 险对策。
15、 研究结论与建议:①推荐方案总体描述;②推荐方案优缺点 描述;③主要对比方案;④结论与建议。
16、 附图、附表、附件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报批。报告编制完成后,建设单位按规 定进行报批。
可行性研究报告经批准后,不得随意修改与变更。如果在建设规 模、建设方案、建设地区或建设地点、主要协作关系等方面有变 动以及突破投资估算时,应经原批准机关同意重新审批。经过批 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确定建设项目、编制初步设计文件的依 据。
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后即表示同意该项目可以进行建设,但何时 列入投资计划,要根据其前期工作的进展情况、以及财力等因素 进行综合平衡后决定。
(三) 到国土部门办理土地使用证。
(四) 办理征地、青苗补偿、拆迁安置等手续。
(五) 地勘。根据可研报告审批意见委托或通过招标或比选方式 选择有资质的地勘单位进行地勘。
(六) 报审市政配套方案。报审供水、供气、供热、排水等市政 配套方案,一般项目要在规划、建设、土地、人防、消防、环保、 文物、安全、劳动、卫生等主管部门提出审查意见,取得有关协 议或批件。
对于一些各方面相对单一、技术工艺要求不高、前期工作成熟教 育、卫生等方面的项目,项目建议书与可行性研究报告也可以合 并,一步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也就是通常说的可行性研究 报告代项目建议书。
三、设计工作阶段
设计是对拟建工程的实施在技术上与经济上所进行的全面而详 尽的安排,是基本建设计划的具体化,是整个工程的决定性环节, 是组织施工的依据,它直接关系着工程质量与将来的使用效果。 可行性研究报告经批准的建设项目应委托或通过招标投标择优 选择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按照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 与要求进行设计,编制设计文件。根据建设项目的不同情况,设
计过程一般划分为两个阶段,即初步设计与施工图设计。重大项 目与技术复杂项目,可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与需要,在初步设计 之后增加技术设计阶段。对于小型、简单的项目,是否进行初步 设计,是具体情况而定。
(一)初步设计----设计的第一阶段
初步设计是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与必要而准确的设计基 础资料,对设计对象进行通盘研究,阐明在指定的地点、时间与 投资控制数内,拟建工程在技术上的可能性与经济上的合理性。 通过对设计对象作出的基本技术规定,编制项目的总概算。根据 国家规定,如果初步设计提出的总概算超过可行性研究报告确定 的总投资估算10%以上或其他主要指标需要变更时,要重新报 批可行性研究报告。
初步设计主要内容包括:
1、 设计依据、原则、范围与设计的指导思想。
2、 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状况;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3、 建设规模、建设内容、建设方案、原材料、燃料与动力等的 用量及来源。
4、 技术方案及流程、主要设备选型与配置。
5、 主要建筑物、构筑物、公用辅助设施等的建设。
6、 占地面积与土地使用情况。
7、 总图运输。
8外部协作配合条件。
9、 综合
工程项目建设基本流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