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病
蒙中医院脾胃科
谷云龙
定义
哮病是由于宿痰伏肺,遇诱因引触,导致痰阻气道,气道挛急,肺失肃降,肺气上逆所致的发作性痰鸣气喘疾患。
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
元《丹溪心法·哮喘》“哮喘必用薄滋味,专主于痰”,首创哮喘之名。
明·虞搏始把哮证与喘证区分为二证。《医学正传·哮喘》“哮以声响言,喘以气息言”。“夫喘促喉中如水鸡声者,谓之哮;气促而连续不能以息者,谓之喘”。
《景岳全书·喘促》喘有夙根,遇寒即发,或遇劳即发者亦名哮喘。未发时扶正为主,既发时以攻邪为主。”
源流
支气管哮喘
喘息性支气管炎
其他肺部过敏性所致的哮喘
西医范围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简称哮喘),是一种以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反应为主的气道变应性炎症(Allergic Airway Inflammation,AAI)和气道高反应性(Broncho-hyperreactivity,BHR)为特征的疾病。易感者对此类炎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可逆性气道阻塞症状。
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可自行或治疗后缓解。若长期反复发作可使气道(包括胶原纤维、平滑肌)重建,导致气道增厚与狭窄,成为阻塞性肺气肿。
全球约有1亿6千万患者,各地患病率约1%-5%不等,我国患病率接近1%,半数在12岁以前发病,男女患病率大致相同。约20%的患者有家族史。哮喘的治疗和预防工作日益受到重视。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我国将慢性支气管炎分为单纯型和喘息型两型。前者主要表现为反复咳嗽、咳痰;后者除咳嗽、咳痰外尚有喘息症状,伴有哮鸣音。
儿科疾病中喘息性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时期一种特殊类型的支气管炎,除了有急性支气管炎的表现外,还有以下特点:多现于3岁以下,有湿疹或其他过敏史;有类似哮喘的症状,双肺可以听到较多的哮鸣音;有反复发作的倾向。大部分患儿随着年龄增长而好转,少部分病儿发展成为支气管哮喘。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病因
主因:宿痰内伏于肺。
诱因:很复杂,如外邪、饮食、情志、异味剌激、吸入花粉、劳倦等皆可诱发哮病发作,尤以气候变化关系最为密切。
病机——宿痰的产生
宿痰的产生与肺脾肾三脏密切相关。
外邪侵肺
肺不布津
聚液
成痰
饮食不当
思虑过度
脾不健运
先天不足
肺病及肾
肾虚不能
蒸化水液
宿痰
内伏
于肺
病机——哮喘发作
宿痰内伏于肺
触发伏痰
痰阻气道
气机升降不利
呼吸气促
痰随气升
痰气搏击
哮喘发作
感受风寒
饮食不当
七情劳倦
异味剌激
吸入花粉
诱
因
发作时呼吸困难,喘息,喉中有哮鸣音。
具有“夙根”,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顽固性。
证候特征
哮病、谷云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