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艺术家影评.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艺术家影评
艺术家影评
(一)
法国导演迈克尔·哈扎纳维希乌斯导演的《艺术家》用最大胆的手法,重现黑白片,给观众带来默片时代电影所表现的独特方式,滑稽的演技,夸张的动作,细微的表情,情节的戏剧性发展等,在大银幕、彩色影片、3d技术高速众捧腹大笑,赢来极大的成功。一次出席活动中,他无意邂逅了来好莱坞闯荡的佩皮·米勒,佩皮立即被乔治的风度所征服,当众亲吻了乔治的脸。这场风波立即成了第二天报纸的头条,惹来妻子的嫉妒以及老板新片发行新闻被挤占而不满。乔治也发现自己对佩皮产生了爱意。很快,佩皮依靠出色的上镜表演赢得了配角的戏份,和乔治的戏里,佩皮十分开心,乔治却变得十分紧张而拘束了。
很快,有声电影开始试验成功并且步入拍摄,即将成为电影业的一个革命。老板希望新面孔和电影的新面貌一起亮相,以获得极大的成功,佩皮很快被选为新一代电影巨星,成为有声电影的女王。乔治十分反感这种电影的变革,认为是一种忤逆,于是干脆自立门户,用自己的大部分积蓄自导自演拍摄自己的默片。但是,有声电影的风潮还是带走了观众,佩皮的电影总是排长队买票观看,而乔治的电影则门庭冷落。1929全美的经济危机开始,股市崩盘,乔治一夜之间破产了。他穷苦潦倒,变得十分苦闷抑郁。似乎全世界都遗忘了这个曾经伟大的艺术家。只有佩皮,虽然早已如日中天,心里却依然爱慕着乔治。终于,她开始处处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帮助乔治,乔治终于开始慢慢接受和走进有声电影的新世界,重新开始了自己的事业。两人的爱情也渐渐深厚了起来。
电影是什么?它的核心应该是什么?这是这部电影很容易引发的思考。好莱坞的电影,一直是以技术为驱动的,从默片时期开始,就着力于电影技术的发展,先后经历了有声化、宽荧幕、大制作、特效化妆布景、电脑技术引入等等诸多次大的革命。电影的技术主要体现在剧本的构架,叙事的安排,声音,画面,摄影等等诸多方面,美国电影学院奖奥斯卡的诸多奖项,就是依靠电影的各个技术指标设立的。从默片向着有声电影的突进,是电影产业第一次大的技术飞跃。技术革命的特点,就是后来的技术不断取代之前的,旧的东西,都会被淘汰——这和欧洲重视思想和内涵的传统正好相反。
默片只有黑白的影像,有的甚至没有台词,就是纯粹的画面,有的为了服务剧情需要插入了一些简洁的字幕,而音乐则多半是放映现场来演奏的,日本的默片还会有一个类似说书人一样的角色负责现场讲解电影故事。默片最重要的核心也就在于其表演了,默片演员一般和舞台剧演员是相通的,没有声音,所以需要夸张的肢体动作和表情来吸引观众,它是远离现实的。而有声电影诞生之后,电影可以朝着更加自然和贴近生活的方面演进,演员的表演也就更加专业化了。乔治苦恼和愤恨的地方就在于,他无法接受这样改头换面的电影,也许这早已不是电影了。电影的定义被改变了,带来的就是电影艺术家的苦恼,也就是开头说到的对艺术的两难困境。
不得不说近些年来的电影,怀旧之风盛行。2011年的几部重头戏,斯皮尔伯格的《战马》仿佛90年代的温情,《丁丁历险记》则是一段童年的旧梦;雷弗恩的《亡命驾驶》则带有浓烈的80年代b级片的味道,并且致敬了梅尔维尔的《独行杀手》和斯科塞斯的《出租车司机》。这部法国的《艺术家》,则一下子把人带回了八十年前的好莱坞。既是对那个早已被遗忘的默片时代的一份回忆,又是对曾经的经典名片《雨中曲》的一份致敬。
当然,怀旧的电影虽然带有

艺术家影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779277932
  • 文件大小43 KB
  • 时间2022-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