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当前金融科技监管现状及挑战.docx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当前金融科技监管现状及挑战
区块链 加密货币 金融监管
近年来,数字货币、区块链、移动支付以及网络金融服务迅速成 为金融服务业的亮眼新星,在普惠金融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与金融 科技的发展速度相比,目前国内外对金融科技的金融监管程度较传统融资,同 时要求相关科技企业通过新成立的国有清算机构 ——网联清算有限 公司清算款项,并从 20XX1 月开始科技企业须将 100%的客户余额存 入中国人民银行的准备金账户,以对备付金进行隔离。在加密货币领 域,20XX9月4日,中国央行等七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 融资风险的公告》,全面叫停代币融资。在外汇按金交易方面,凡未 经批准的机构擅自开展外汇按金交易的,均属于违法行为;客户(单位 和个人)委托未经批准的机构进行外汇按金交易(无论以外币或人民 币作保证金)的,也属违法行为。
二、对金融监管的挑战
(一)跨国、跨行业监管套利较为突出 从行业看,目前各国对金融科技的监管总体处于起步和问题导向 临时处理阶段,包括中国在内,尚未有国家或国际组织对金融科技建 立一套成熟有效的监管规则或类似巴塞尔协议的多边管理规则,金融 科技较传统银行的发展环境要更加宽松,部分领域甚至存在监管空白 从运行模式看,以跨境金融服务为例,金融科技摆脱了传统的商业存 在模式,金融科技公司可未在他国设立商业存在情况下通过互联网提 供跨境支付以及其他金融活动,因此服務对象东道国无法对其在境内 开展的金融活动进行监管。从各台、比特币等金融科技创新的监管态度和尺度不一,会造成服务对 象所在国无法通过双边或多边协作方式取缔在其境内非法开展跨境
金融服务的境外交易平台。
(二)跨国服务监管责任的管辖权问题突出 对于金融科技相关的跨境金融业务,服务主体在 A 国注册和经 营、服务对象分布在 B 国等其他国家的情况普遍,导致服务对象所在 国对相关金融业务的监管立场通常需与国际多边合作协议挂钩,涉及 更为复杂的国际合作层面问题,我国也面临同样问题。与美国长臂监 管不同,我国尚无长臂监管相关法规条款。因此跨境金融服务发生后, 我国对该笔交易是否具有管辖权、如何落实对境外机构的管理尚无定 论,国际层面的违规责任追索因涉及两国监管框架会变得十分复杂。 这也是央行、外汇局在处置尚未涉及诈骗、洗钱的跨境非法网络炒汇、 代币融资发行时多为清理、关闭平台为主,较难实施更有效、严厉处 置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金融科技混业经营对分业监管框架提出挑战 我国金融业实施分业监管,各部门的多数管理法规都有很明确的 监管对象。但金融科技的主体实际为科技企业,其提供的金融活动可 能跨越多个行业,且存在不同性质金融活动的交融、嵌套。如支付宝, 其本身是支付机构,向消费者提供支付服务,但同时其又提供了诸如 余额宝、花呗、借呗等服务,同时也向第三方服务机构开放嵌套保险、 外币兑换等服务,形成一条金融服务链。金融科技的多维金融服务对 现行分业监管提出挑战,单一的监管机构仅能获取金融服务链条上某 一截段的信息片段,无法获取相关业务的全部监管信息。相关监管短 板将直接导致对金融科技业务的监管较传统商业银行业务薄弱,可能 会在监管层面造成金融科技公司与传统商业银行营商环境的非中性, 致使传统商业银行在业务创新以及市场拓展上面临瓶颈,甚至可能发 生业务

当前金融科技监管现状及挑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iaobaizhua
  • 文件大小11 KB
  • 时间2022-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