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1页,讲稿共75张,创作于星期日
一、考纲解读——考查内容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
、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等实用类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筛选、整合信叙与评,把握事件与观点的关系。同时又要注意细节描写。
注意从传主与时代,传主与他人的关系去把握传主形象。“传主与时代”“传主与他人”是理解传记的经纬。首先要关注时代、社会、家庭背景下的传主。要理解传主其人其事,就要了解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背景、家庭生活背景等众多因素。
第13页,讲稿共75张,创作于星期日
其次,要理解关系网中的传主。传主的人际交往是影响他也是组成他人生经历的重要方面,通过传主与他人的关系去把握传主是阅读传记的一条通道。
这类题目通常是简答题,要注意筛选出文章的主要信息归纳出观点,并举出文中的具体例子加以分析论证。
第14页,讲稿共75张,创作于星期日
(二)如何分析传记的语言特色、文本基本特征和表现手法
首先明确传记类别,了解不同类别传记具有的不同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文本加以辨别分析。如,自传采用第一人称,语言或自然亲切或幽默调侃,通常以记叙为主,兼有描写抒情。他传采用第三人称,语言或朴实自然或文采斐然。
第15页,讲稿共75张,创作于星期日
了解传记常用的表现手法,结合文本加以判断分析。传记采用的表现手法与一般记叙文相似,有首尾照应、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此外,引用是传记常用的表现手法,如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它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
第16页,讲稿共75张,创作于星期日
三、解题思路与规律指津
:
⑴答题原则:言之成理,持之有据
①观点鲜明。
“观点”常可从题干中得到,“论据”要注意在文本寻找。
②辩证说理——分要点依次罗列分析。
内外因因素,主客观因素,把个人放在时代中,把伟大放在平凡中,说理婉转留有余地。
把从文本中找来的论据稍作变通或有所取舍,为我所用,就能体现辩证思考的意识。
第17页,讲稿共75张,创作于星期日
三、解题思路与规律指津
⑵如何探究、评价人物
——运用辩证分析的方法
①主观思想——客观成就
②先天禀赋——后天历练
③个人——时代(集体凡人生(不拔高)——伟大人格(不溢美)
第18页,讲稿共75张,创作于星期日
三、解题思路与规律指津
增加真实性与可信度,有利于突出人物及主题 。
更客观真实地塑造人物,更好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使形象更鲜明饱满(使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突出文章主旨。
对主题表达起画龙点睛作用。评论性文字既是对事实的阐释,也是作者自我态度的呈现。公允的评价对形象刻画或主题表达往往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第19页,讲稿共75张,创作于星期日
阅读下文,完成练习。
刚满12岁,我就步入了“考试”这块冷漠的领地。主考官们最心爱的科目,几乎毫无例外地都是我最不喜欢的。我喜爱历史、诗歌和写作,而主考官们却偏爱拉丁文和数学,而且他们的意愿总是占上风。不仅如此,我乐意别人问我所知道的东西,可他们却总是问我不知道的。我本来愿意显露一下自己的学识,而他们则千方百计地揭露我的无知。这样一来,只能出现一种结果:场场考试,场场失败。
我进入哈罗公学的入学考试是极其严格的。校长威尔登博士对我的拉丁文作文宽宏大量,证明他独具慧眼,能判断我全面的能力。这
第20页,讲稿共75张,创作于星期日
非常难得,因为拉丁文试卷上的问题我一个也答不上来。我在试卷上首先写上自己的名字,再写上试题的编号“1”,经过再三考虑,又在“1”的外面加上一个括号,因而成了〔1〕。但这以后,我就什么也不会了。我干瞪眼没办法,在这种惨境中整整熬了两个小时,最后仁慈的监考老师总算收去了我的考卷。正是从这些表明我的学识水平的蛛丝马迹中,威尔登博士断定我有资格进哈罗公学上学。这说明,他能通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他是一个不以卷面分数取人的人,直到现在我还非常尊敬他。结果,我当即被编到低年级最差的一个班里。实际上,我的名字居全校倒数第三。而最令人遗憾的是,最后两位同学没上几天学,就由于疾病或其他原因而相继退学了。
(节选自温斯顿·丘吉尔《我的早年生活》)
第21页,讲稿共75张,创作于星期日
1、举例分析这段传记的语言特色。
答:这段自传的语言诙谐幽默,充满轻松的调侃和自嘲。例如“我乐意别人问我所知道的东西,可他们却总是问我不知道的。我本来愿意显露一下自己的学识,而他们则千方百计地揭露
实用类文本阅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