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低位集束结扎胸导管在预防食管癌切除术后乳糜胸的研究.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低位集束结扎胸导管在预防食管癌切除术后乳糜胸的研究
黎超伟 [摘要]目的 探讨低位集束结扎在预防食管癌切除术后乳糜胸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743例食管癌手术切除术病例分为2组,I组为对照组357例,术中均不结扎胸导管;Ⅱ组为实验组低位集束结扎胸导管在预防食管癌切除术后乳糜胸的研究
黎超伟 [摘要]目的 探讨低位集束结扎在预防食管癌切除术后乳糜胸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743例食管癌手术切除术病例分为2组,I组为对照组357例,术中均不结扎胸导管;Ⅱ组为实验组326例,术中常规预防性低位集束结扎胸导管,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乳糜胸的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发生乳糜胸I组19例(%),Ⅱ组为1例(%),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结论 在食管癌切除术中,低位集束结扎胸导管是降低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食管癌切除术后;胸导管;乳糜胸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01(2009)20-34-02

乳糜胸是食管癌切除术后较少见但十分严重的并发症,%~%。近年来由于食管癌根治术指征的放宽,其发生率有所增加,有报道甚至高达9%。一旦发生乳糜胸,可导致水电解质平衡紊乱、低蛋白血症、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和呼吸循环衰竭,%,所以应积极预防乳糜胸的发生。我院自2000年1月~2007年3月共施行食管癌切除术743例,不结扎胸导管组(357例)发生乳糜胸19例(%);常规预防性低位集束结扎胸导管组(386例)发生乳糜胸1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对照组357例,男289例,女68例;年龄23-85岁。平均64岁;中段食管癌203例,下段食管癌96例,上段食管癌58例;颈部食管胃吻合65例,食管胃胸膜顶机械吻合292例;大体病理类型:髓质型159例,溃疡型121例,缩窄型37例,覃伞型28例,腔内型12例;术后病理分期I 9例,Ⅱa181例,Ⅱb64例,Ⅲ86例,Ⅳ15例。实验组386例,男29I例,女95例;年龄26~82岁,平均63岁;中段食管癌228例,下段食管癌95例,上段食管癌63例;颈部食管胃吻合65例,食管胃胸膜顶机械吻合292例。大体病理类型:髓质型158例,溃疡型140例,缩窄型42例,覃伞型46例,腔内型10例。术后病理分期I 12例,Ⅱa175例,Ⅱb58例,Ⅲ89例,IV37例;颈部食管胃吻合76例,食管胃胸膜顶机械吻合31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变部位、病变长度及手术方式等条件相近。


对照组行术中均不结扎胸导管。实验组常规预防性低位集束结扎胸导管,术中常规在膈上5cm处(第8、9胸椎水平)纵行打开纵隔胸膜约1cm,分离深度直达椎体,在胸主动脉与奇静脉之间分离出整块组织,辨认胸导管后将胸导管连同其周围脂肪组织、胸膜一起用10号丝线结扎两次,结扎后仔细检查有无胸导管损伤。

2 结果

对照组术后发生乳糜胸19例(%),左侧乳糜胸16例,右侧乳糜胸发生3例,2例保守治疗痊愈,1例因呼吸衰竭死亡,其余病例在

低位集束结扎胸导管在预防食管癌切除术后乳糜胸的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熙凤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22-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