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小品”一词的由来.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小品”一词的由来
张梅香
   翻开报纸,经常可以看到有“知识小品”、“科学小品”、“文学小品”等栏目。当代的小品,仅文学小品就分出很多的小支,如时事小品、历史小品、讽刺小品、科学小品等。除文学小品外,还有戏剧小品、电视小品等。
 “小品”一词的由来
张梅香
   翻开报纸,经常可以看到有“知识小品”、“科学小品”、“文学小品”等栏目。当代的小品,仅文学小品就分出很多的小支,如时事小品、历史小品、讽刺小品、科学小品等。除文学小品外,还有戏剧小品、电视小品等。
  小品,不是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在我国古代就有“六朝小品”、“唐人小品”、“明人小品”等,它们很早就成为文学家族的一员。因为小品具有隽永而精辟的特点,其名称沿用至今,并有所发展。
  至于“小品”一词的来源,则是出自古老的佛教经典。因为在佛教中,有全本和节本之分,全本称之为“大品”,“节本”称之为“小品”如公元四世纪后秦高僧鸠摩罗什等翻译的《摩诃般若波罗密经》,就有二十七卷本和十卷本两种。二十七卷本称为《大品般若经》,十卷本称为《小品般若经》。
  《世说新语·文学》:“殷中军读小品”句下刘孝标注:“释氏《辨空经》有详者焉,有略者焉。详者为大品,略者为小品。”万历三十九年(1611),王纳谏编成《苏长公小品》,最早将“小品”视作文学概念。陈继儒《〈苏长公小品〉叙》云:“如欲选长公之集,宜拈其短而隽异者置前,其论、策、封事,多至数万言,为经生之所恒诵习者稍后之。如读佛藏者,先读《阿含小品》,而后徐及于五千四十八卷,未晚也。此读长公集法也。”(《眉公先生晚香堂小品》卷十一)提出“短而隽异”作为“小品”的特征,并比之为《阿含小品》,也可见“小品”概念是由佛经移来的。这是晚明人最初的“小品”观,大体上指散文体,篇幅短小,隽永新异。文学中的“小品”,便是由此而来的。
  可见,小品的历史由来已久。我国喜剧小品起源于80年代初,它继承和发展了话剧、相声、二人转、小戏等剧目的优点。喜剧小品指通过形体和语言表现一个比较简单的场面、有简单故事情节或艺术形象的单人表演或组合的短时间表演。它短小精悍,情节简单;幽默风趣,滑稽可笑;雅俗共赏,题材广泛;贴近生活,角度新颖;针砭时弊,内含哲理。
 
  [2014-09-15] 摘自《希望的田野的blog》网站。

“小品”一词的由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h900965
  • 文件大小11 KB
  • 时间2022-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