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 1 武汉市两型社会建设评价标准体系及权重
一级指标
二级指 标
三级指标
单位
实际值 /目标 值
权 重
优化国土空 间开发格局
开发强 度
1、人口密度
万人/平 方公里
2、单位工业用地产值
亿元/
2、单位工业用地产值 指标解释:指辖区内单位面积工业用地产出的工业增加值,是反映工业用地利用 效益的指标。单位工业用地产值越高,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越高。其中,工业用地 参照《土地现状利用分类》(GB/T21010-2007)统计,工业增加值采用不变价核
计算方法:
单位工业用地产值=
年度工业增加值(亿元)
工业用地面积(平方公里)
数据来源:经贸、统计等部门。
3、人均 GDP
指标解释:人均GDP",常作为发展经济学中衡量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是重 要的宏观经济指标之一,它是人们了解和把握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宏观经济运行状 况的有效工具。将一个国家核算期内(通常是一年)实现的国内生产总值与这个 国家的常住人口(目前使用户籍人口)相比进行计算,得到人均的一个标准。
计算方法:
人均GDP
地区生产总值(元)
人口总数(人)
数据来源:经贸、统计等部门。
4、第三产业占比
指标解释:指辖区第三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
计算方法:
第三产业占比=
第三产业产值(万元) 地区生产总值(万元)
x 100%
数据来源:统计、经信等部门。
5、城镇人口比重
指标解释:城镇人口是指居住于城市、集镇的人口,主要依据人群的居住地和所 从事的产业进行归类。“城镇人口”的特点所从事的产业为非农业生产性产业(自 然经济)为主的人群及其家庭;一般认为城镇人口占有率的高低反应出一个地区 的工业化、城镇化或城市化水平。计算方法:
城镇人口比重=
城镇人口总数(万人)
规划区总人口数(万人)
x100%
6、建设用地面积比重
指标解释:建设用地面积是指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的建设用地界线所围合 的用地水平投影面积,不包括代征地的面积。
计算方法:
建设用地面积比重=
X100%
建设用地面积(平方公里)
城市总规划面积(平方公里)
7、产业结构相似度 指标解释:指辖区各区县之间产业的同构程度。 产业同构:在产业结构变动过程中地区间不断出现和增强的结构高度相似趋势, 这种产业结构相似性的增强使得资源配置率低,将严重影响着该区域的经济发 展。产业结构相似系数(Sij)是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国际工业研究 中心于 1979 年提出的,是测度产业同构程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Sij 的值在 0 和 1 之间变动。如果其值为 0,表示两个相比较地区的产业结构完全不同;如果 其值为1,说明两个地区间产业结构完全相同。也就是说,,Sjj的值越接近于1, 区域间产业结构的差异性越小,同构化程度越高,竞争越激烈,地区间的产业互 补性越低;反之, Sij 的值越接近于 0,区域间产业结构的差异性越大,同构化 程度越低,地区间的产业互补性越强。
计算方法:
丫 (X X )
ik jk
S = k-1
j心2 •盯 ik jk k-1 \ k-1
式中,Sij是i区域和j区域的产业结构相似度系数,i和j是两个相比较的区域; Xik是i区域k产业占整个产业的比重,Xjk是j区域k产业占整个产业的比重。 数据来源:统计、经信等部门。
8、人均道路面积 指标解释:指按城市非农业人口计算的平均每人拥有道路面积。
计算公式:
人均拥有道路面积=
城市道路面积(m 2)
城市非农业人口总数(人)
10 、建筑密度 指标解释:指在一定范围内,建筑物的基底面积总和与占用地面积的比例(%)。 是指建筑物的覆盖率,具体指项目用地范围内所有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规划建设 用地面积之比(%),它可以反映出一定用地范围内的空地率和建筑密集程度 。 计算方法:
X100%
建筑密度一 建筑基地面积(平方公里) 建巩密度=规划建设用地面积(平方公里)
11、土地闲置率 指标解释:闲置土地是指土地使用者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后,未经原批准用地的 人民政府同意,超过规定的期限未动工开发建设的建设用地。
计算方法:
土地闲置率=
X100%
闲置土地面积(平方公里) 规划区总面积(平方公里)
12、地均基础设施投入 指标解释:基础设施包括交通、邮电、供水供电、商业服务、科研与技术服务、 园林绿化、环境保护、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等市政公用工程设施和公共生活服务 设施等。
计算方法:
地均基础设施投入=
基础设施投资(万元)
基础设施占地面积(平方公里)
1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指标解释:指公共
指标体系及其指标解释说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