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1
华南师范大学新兴光电子技术及其交叉科学领域
优秀本科生培养计划
为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 号)和广东省高等学校创新强校工作会议精神,发挥研究院高层次人才、科研条件及国际资源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完善本科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机制,学校决定实施“华南师范大学新兴光电子技术及其交叉科学领域优秀本科生培养计划”(以下简称“优培计划”),方案如下:
一、培养理念
以“追求卓越,自主发展,以生为本,协同创新”为理念,探索“学院+研究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发展,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追求卓越——引导本科生仰望星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与国际竞争力的卓越人才;
自主发展——增强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和终生学习能力;
以生为本——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发展平台;
协同创新——构建学院与研究院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机制。
二、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宽厚的学科知识、扎实的专业能力、开阔的国际视野,敢于自主创新的优秀人才,为新兴光电子技术及交叉科学领域国际化学术人才培养后备军。
三、培养方式
(一)学院与研究院协同培养。探索打破校内研究院科研与本科教学间的壁垒,推动科研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实现资源共享,协同育人。研究院与学院双方整合课程、导师、项目与平台资源,分工合作,共同实施“优培计划”。学生可在研究院一流科研平台、一流学术氛围的支撑下成长,研究院可从优秀学生中培育研究生生源,学院可与研究院开展科研项目合作,形成协同培养、学院和研究双赢的局面。
(二)学院课程与研究院课程无缝对接。在课程上,保持培养方案主体课程和毕业学分要求不变,研究院按学科群开设跨学科选修课程,替换学院部分专业选修课程学分,最大程度实现学院课程和研究院课程的无缝对接。在教学上,由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跨学科教学班和研究小组,改革“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方式,开展基于问题、基于项目的研究型教学。
(三)第一与第二课堂衔接。依托研究院,建设若干大学生创新实践教学基地,将第一课堂教学与课外科研项目实践,校内教学与校外实践,学院教学资源与研究院科研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将课堂延伸到课外、校外乃至国外,全面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其主动拓展综合素质,提升学术素养。
(四)国际化背景的科研项目实践。在研究院所属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台上,为“优培计划”学生提供科研项目支持。学生进入各科研团队开展科研训练,与国际知名学者交流,提升国际视野。同时,学校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划拨特定名额,用于支持“优培计划”学生进行科研项目实践。
四、管理方式
学院和研究院分工合作,共同管理学生。
(一)研究院管理
。研究院组建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导师团队,管理和指导“优培计划”本科生培养。
。每学年由研究院组织一次学生选拔,在部分理工科学院二、三年级非师范生中选拔约30名优秀本科生进入“优培计划”。学生与导师双向选择,实行一对一个性化培养。
。“优培计划”达到培养合格条件的学生,研究院可择优直接推荐其免试攻读硕士学位。
(1)研究院为假期参与科研的学生提供奖
张臣 - 华南师范大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