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丽丝漫游记》小学读后感
《爱丽丝漫游记》小学读后感 篇1
每个人都有梦,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比较来说,孩子的梦更多些,更加五光十色。因为,孩子的生活就像初生的草木一样清新,充满希望。
本文写的就是一个小女孩的梦境,荒诞摘点花,做花圈。这时她遇见了一只兔子,那只兔子很神奇,可以看怀表和说话,于是她跟着兔子,掉进了一个树洞里,那个树洞有很多东西, 她喝了一瓶药水,就变小了,突然就去了眼泪的池塘,又遇到老鼠。后来在这段奇遇中,爱丽丝又遇见毛毛虫,猫。在皇宫里开展了茶会,她每一次吃一块饼干就会变大,吃其他东西又会变小,这真的是太奇怪了!遇见红棋王后她的旅程才开始,红棋王后特别喜欢说砍人头。一连串奇妙的故事就开展了,最后那只猫在危急时刻把爱丽丝变大了,把王后一吓,就带着爱丽丝逃出了皇宫,再把她变小。爱丽丝迷路了,梦也醒了。她也知道这是一场梦。
看完这本书,我的感受是:我们在读这本书的时候能够学会辨别真善美、假恶丑,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处世观。我也可以领略文学的风采,吸收文学养料,提高我们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我也应该和爱丽丝一样有那么丰富的想象力,这样才能写更好的作文。
《爱丽丝漫游记》小学读后感 篇5
该书写的主人公是一个调皮,爱恶作剧,又不爱学习的坏男孩尼尔斯。有一次他捉弄了一个小狐仙后,被小狐仙施了魔法变成个拇指般大小的男孩,他看到家里的大白鹅马丁要随一群大雁去旅行,怕它回不来,给家里造成重大损失,就骑在鹅背上一起旅行。在旅行中他们有喜有忧,有失散的无奈,又有重逢的欢欣;有好朋友的帮助,也有坏家伙狐狸的暗中迫害。在磨难中,坏男孩逐渐地认识到自己以前的错误,和大雁们一起帮助了许多小动物,成了一个远近闻名的精灵。最后被他捉弄的小狐仙知道尼尔斯已经变成一个正直、勇敢、善良的男孩后又用魔法把他变回了正常人。
读后感受很多:
1、磨难能教育人。“时势造英雄”,身处太平盛世的我们反而会因为贪图眼前的一点蝇头小利而变得胸无大志,在安逸中我们丢失了许多本该属于每一个生命的精彩。就像书中的一只驼鹿灰皮子是选择进待遇不错但要失去自由的动物园,还是选择有自由但生活艰辛的森林一样。从教育的角度来说,古人提倡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古人的科举考试有一大特点就是要进京赶考,进京的过程不是像现在坐飞机两三个小时就够了,而是要两三个月,甚至有些考生要花上半年多时间的。在这赶考期间,能增长许多见闻。这也算是科举考试万般不是中能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的一点吧!
2、换位思考的重要性。坏男孩不懂得尊重,经常捉弄家中的小动物,在他变成拇指男孩后,他才知道自己以前做得太糟糕了!于是决定痛改前非。在读到家里的小动物都不愿意帮助他时,我就在想,我们平时为什么要多做好事呢?做好事不是为了得到报答,这可能也是“雷峰年代”提倡做好事不留名的原因吧!做好事不求报答,那为什么还要做好事呢?实际上做好事的目的是为了在自己无助的时候得到别人无私的帮助。富贵时结交的好友并不会在你贫困潦倒时来帮助你,贫困时结交的朋友才是真的好朋友。
《爱丽丝漫游记》小学读后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