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教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再教育模式接受终身教育以保持新鲜活
力,促成教育教学可持续发展。
③适应现代教育的新趋势——网络教育,对教师素质到底有哪些新的要求。
(2)21 世纪的学生应该思考自己的学习问题:
①在网络环境中,如何变更传统学习模式,建立新的学习方式。
②在网络环境中,如何学会学习。
③在网络环境中,如何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21 世纪的学校应该思考建设新型师资队伍,培养新型学生的关键途径;加强资源库的建设,为网络教育提供坚实保障等问题:
①如何进行资源库结构的建设。
②如何强化教师和学生的网络意识。
③合理地充分地使用资源库,实现新的教育教学目标。
3、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是:
(1)选题富有挑战性。本选题基于信息化大发展,传统教育与新型教育大更替
的阶段,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大胆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课题研究中,必须以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
导,采用生动活泼的网络课堂教学与丰富多彩的课外教育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教育
教学实践。
(3)手段先进。利用校园网络和个人主页资料,给学生一个充分自主的学习空
间和积极思维的素材,强化培养学生“自我”意识的目的性。
五、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力论、现代教育学、现代心理学
和科学研究方法论等。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为文献索引法、行动研究法。以网络技术、人工智能、多
媒体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作为研究手段,采用观察、文卷调查、经验总结、实
验、对比分析等方法和手段,进行多个轮回的研究。
六、本课题研究的成果
1、论文集:本课题研究的报告、总结、论文、案例、教案精编(内部印行,争
取正式出版)。
2、专著:《扣开未来之门——在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方法研究》(争取正式出版)3、电子出版物:《江西省乐平中学优秀网络课件选》(若干辑)
八、本课题研究的进度计划
(一)研究周期
三年,即 20**年 1 月至 20**年 11 月
(二)研究步骤分三个阶段
1、20**年 1 月——6 月为准备阶段
宣传发动,组成课题组,酝酿课题实施方案及相关措施等。
2、20**年 6 月——20**年 6 月为实施阶段
第一轮(20**年 6 月——10 月),主要工作:课题组统一认识;申报课题;确定
子课题,各分课题组分别开展研究工作;积累资料;统计分析,写出可行性研究
报告。
第二轮(20**年 10 月——2010 年 9 月),主要工作:完善方案措施;继续开展
研究;争取有一定的成果,并写出第二期研究报告,接受中期检查。
第三轮(2010 年 9 月——20**年 6 月),主要工作:继续开展研究,并争取在某
些学科实现质的跨越;争取每人有一篇论文; 写出第三期研究报告并接受中期检
查。
第四轮(20**年 6 月——20**年 11 月),主要工作:继续开展研究;出论文集;
写出高质量的研究报告;申请结题。
为了使课题研究顺利进行,我们将本课题分为四个研究小组,分别在信息技术、
理科类、方法等方面开展研究,逐步互相渗透、融合,最终形成一个开放的、立
体的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3、20**年 6 月——20**年 11 月,结题验收,主要工作:接受专家组审查鉴定;根据成果奖励优秀参研人员。
九、本课题组成员
1、课题领导小组
组长:张培杰:成员:徐长才,洪育平,程建华,蔡金松,胡乾斌,雷鸣,张鉴
才,彭琴英,王志坚。
2、课题研究小组
第一研究组:组长:徐长才 组员:胡乾斌,雷鸣,张鉴才
第二研究组:组长:洪育平 组员:张鉴才,彭琴英,王志坚
第三研究组:组长:程建华 组员:雷鸣,张鉴才,彭琴英
第四研究组:组长:蔡金松
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