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药,为孩子!
“六一”临近,对于和我一样不得不早已成年的人来说,这一天已不再属于我们,而是属于我们的儿孙们。但是每到儿童节,我的心里还是会有一种酸酸甜甜的感觉。
但是,我的同事最近整理出一份“儿童用药现状调查”(详做好药,为孩子!
“六一”临近,对于和我一样不得不早已成年的人来说,这一天已不再属于我们,而是属于我们的儿孙们。但是每到儿童节,我的心里还是会有一种酸酸甜甜的感觉。
但是,我的同事最近整理出一份“儿童用药现状调查”(详见本期正文),阅后令我怅然若失,心中更是五味杂陈,独独少了那一分酸酸甜甜。
年仅4岁的小朋友静静因为误服成人量的抗生素,年纪小小肾脏就已受到损伤。而真正的问题是,儿童服用成人药更多情况下并非“误服”,而是迫不得已的“必须服”、“只能服”。因为市场上专门为孩子生产的儿童剂型药物少之又少,甚至连三级甲等医院住院药房的医师都不得不为患儿专门切分成人用药片。
孩子生病时更多情况下只能吃大人们用的药。坦言之,这种现象在我眼里原本是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儿时的我们有多少人不是按医生说的,把药片掰开来服用呢?但是,三四十年后的今天,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代中国,我们的孩子们患病后还不能轻松、安全地用上专为他们开发生产的儿童剂型药物,我个人认为这实在应该是一个向社会呼吁的问题了。
这份“儿童用药现状调查”把我的疑虑引到一个或许更深的层面。儿童在我们今天的社会阶段到底处于怎样的一个位置?独生子女政策使得孩子成为每个家庭内部至高无上的关爱对象,但同时也再没有为别人家孩子操心的邻居阿姨或大婶。社会关注儿童,除了类似儿童基金会那些专业团体和职业人士外,更多的是把他们当作巨大的消费市场来开发的。在大商场几十元能买到成人服装,却很难买到百元以下的童装。由此便不难理解,为什么儿童剂型药物很难见到了,因为投入大而收入少。什么样的制药厂商会选择生产销售这样的产品呢?我们不得而知。但有些事实是我们知道的,从牛奶过量加入三聚氰胺等一连串食品安全问题,到在临近“六一”
做好药,为孩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