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角色不清;
角色中断;
●角色失败。
*角色的分类类型、扮演要素和失调形式
2 / 11角色分类 4 类型 角色扮演 3 要素 角色失调 4 形式
1.先赋角色和成就角色 1.角色冲突
1.角色期待
2.规定型角色和开放型角色 2.角色不清
2.角色领悟
3.功利型角色和表现型角色 3.角色中断
3.角色实践
4.自觉角色和不自觉角色 4.角色失败
(注:角色 3 要素用的都是中性词,角色失调 4 形式用的都是贬义词——郭勇)
自我的概念
● 关于自我,正确的说法是:
1) 亦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
2) 是个体对自已存在状态的认知
3) 自我是心理学的古老课题;
包括对自己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认知(不含自我评价)。
● 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是镜我。
● 罗杰斯认为,自我概念比真实自我对个体的行为及人格有更为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是个体自我知觉的体
系与认识自己的方式。
自我概念的功能
● 自我概念的功能主要有:
1) 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性;
2) 解释经验;
3) 决定期待。
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即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生理自我—→
社会自我—→心理自我(年龄段要记住)
心理自我发展阶段大致从青春期到成年。
*自我的结构、自我概念的功能和发展阶段
5-3-3 内容
自我结构 5 个层面 1)物质自我;2)心理自我;3)社会自我;4)理想自我;5)反思自我。
自我概念 3 个功能 1)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性;2)解释经验;3)决定期待。
概念发展 3 个阶段 1)生理自我→2)社会自我→3)心理自我
自尊的概念
● 自尊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自尊水平是对其扮演的每一角色进行单独评价的总和。
自尊需要包括两方面:
1) 对成就、优势与自信等的欲望;
2) 对名誉、地位支配、赞赏的欲望。
詹姆斯(1890)关于自尊的经典公式:自尊=成功/抱负
意思是说,自尊取决于:
1) 成功;
2) 获得的成功对个体的意义(不取决于“自信”)。
● 印象形成的效应
3 / 11(一)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由于信息出现的顺序不同而影响印象形成的现象包括:
1) 首因效应;
2) 近因效应。
在印象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比后来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是第一印象作用的机制。
首因效应的存在表明第一印象很重要,个体对后续信息的解释往往是以其为根据来
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