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教学设计
湘西州第二民族中学 沈思思
教学目的:
知识和才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吟诵课文,背诵课文。初步理解词的有关知识和学习词的方法。
过程和方法:掌握学词的方法,激发学生诵读、积累的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如梦令》教学设计
湘西州第二民族中学 沈思思
教学目的:
知识和才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吟诵课文,背诵课文。初步理解词的有关知识和学习词的方法。
过程和方法:掌握学词的方法,激发学生诵读、积累的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感悟词人的快乐心情及对大自然、美妙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品读字词,想象词境,领悟情感,并能用语言表达出来。
2.通过学习,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感悟词人的快乐心情及对大自然、美妙生活的热爱。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考虑:”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 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 “说的是谁?“如梦令"是词牌名。作者李清照,出示资料介绍。(那时的李清照只有20几岁,生活在书香门第的家庭,琴棋书画样样擅长,是一位才女。)(精品文档请下载)
二、读词
1.先听一听配音朗读;再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正音:兴、藕;齐读.
3.说说每句话的意思。
4.交流:这首词描绘了词人和朋友一起郊游的经历。
三、品词
古诗词怎么品出味道来呢?把老师的经历告诉你:要细细地读读每个词每句话,然后静静地想想其中的含义,边读边想,你就会走进诗词中,渐渐地有了自己的感受,就会品出味道来。下面,我们就随词人一起郊游,请你读读这首词,展开想象,想想你看到了哪些画面?(精品文档请下载)
讨论,交流。
•溪亭日暮
⑴看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画面里有什么呀?(溪水、亭台、夕阳、云彩、飞鸟┅┅)
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些景物连起来,描绘出一幅“溪亭日暮图”吗?
出示图片:黄昏,太阳渐渐地从西边落下去,晚霞染红了整个天空。远山、近水,亭子、树木,都被覆盖在夕阳的余辉中,一切都显得那么美丽和幽静,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啊!
(精品文档请下载)
⑵同学们真了不起,读着词语,能想象出这样的画面,这就是“品词”.
朗读“溪亭日暮”:读的时候,你的眼前好似就有这幅画,把品味到的美读出来。
⑶欣赏着这样的美景,此时此刻,想想李清照和她的朋友们会干些什么?(饮酒、作诗、赏景、聊天┅┅)
古人喜欢饮酒,好朋友在一起,更是“酒逢知己千杯少”,而且,酒能助兴,使人诗兴大发,像唐朝的李白,被称为“诗仙"。李清照尽管是个女子,但她也爱饮酒,在她的许多词里都写到了酒。这一次也不例外,从哪儿看出来?(沉醉)美美地醉一回!(干杯)(精品文档请下载)
⑷仅仅沉醉于酒吗?请你品品“沉醉"这个词,还有什么也醉人呢?(美丽的风光、快乐美妙的心情)
⑸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啊。朗读:读出浓浓的醉意。(板书:醉)
•藕花深处
⑴你又看到了什么?(荷叶、荷花┅┅课文《荷花》;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出示图片:多美的荷叶荷花。(精品文档请下载)
⑵李清照怎么会来到“藕花深处"的?读读词句.
交流:因兴尽而晚回,因晚回而误入。尽管已是黄昏,但荷叶荷花太美了,词人不知不觉中来到了深处。
⑶是啊,李清照误入藕
《如梦令》教学设计[14]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