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盘点国外食品监管措施.docx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作者:简工博
来源:《农村-农业-农民•上半月》2015年第5期
简工博
作为全球知名的食品供货商,美资企业上海福喜公司曝出食品安全问题后引起广泛关注: 一个在世界范围内都有着良好声誉的食品企业,为何在中国遭遇“节操滑铁卢”?
一些在食品行业内举足轻重的大型企业。
在美国,从法规到执法部门都对大型企业实施了特别严格的“关照”。2010 年夏天,全美 范围内爆发的沙门氏菌病毒被归咎于地处爱荷华州的两大鸡蛋厂商身上,两家公司主动召回 5 亿枚问题鸡蛋。2010 年 7 月起,美国开始对 5 万只产蛋鸡以上大型鸡蛋生产商实施鸡蛋安全 生产相关规定。
一旦出现问题,知名企业将面临重大责罚。2009 年,美国司法部对美国制药巨头辉瑞公司 提出营销过程中故意夸大13 种药品适用范围的刑事指控,并开出了创纪录的23 亿美元罚款, 相当于该公司年收入的30%。
启示“: 能力越大责任也越大”———大公司市场占有率高、行业影响大,更应在安全方 面作出表率。政府部门应重点监管而非“免检”。
问题食品第一时间召回
问题食品召回制度是一种补救措施,是防止问题食品流向餐桌的最后一道屏障,也能减少 食品安全问题带来的严重后果。
奥巴马食品监管改革要点之一就是授予美国药管局强制召回权,可以直接下令召回而无需 要求生产厂家自愿。日本的食品监管重视企业的召回责任,报纸上经常有主动召回食品的广告。
在国外,厂商之所以愿意主动召回,主要是出现严重质量问题时再补救,会被处以巨额的 惩罚性赔偿,还会面临旷日持久的消费者集体诉讼。此外,厂商不及时召回“问题产品”被曝 光,信用度将大打折扣,将给企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启示:通过经济手段强化企业自身社会责任意识。
罚到企业倾家荡产
“罚到倾家荡产”是不少人对食品安全法律的期待。事实上,在许多国家这一愿望已成为 现实。
2006 年,英格兰一家餐馆被一位40 多岁的妇女告上法庭,因为该妇女吃了一些带羊肉的 菜出现过敏并引发其他病症,导致这名妇女过去半年内不得不在家中休养。最后,这家餐馆被 罚45万英镑,饭店因无力负担巨额罚金宣布倒闭。
英国的《食品安全法》规定,一般违法行为可处以 5000 英镑的罚款或 3 个月以内的监禁 如果销售不符合质量标准的食品或提供食品致人健康受损的,将处以最高2 万英镑的罚款或6 个月监禁。情节和后果十分严重的,当局会对违法者最高处以无上限罚款或2 年监禁。
2004 年6 月,韩国曝出了“垃圾饺子”风波。韩国《食品卫生法》随之修改,除明确刑 责外,被判刑者10 年内将被禁止在《食品卫生法》所管辖的领域从事经营活动。
启示: 严刑峻法是针对食品安全犯罪最好的震慑。
食品信息如实传达给公众
转基因食品到底能不能吃?食品添加剂到底有没有毒?合成色素对人有何影响?
不管是美国还是欧盟,都有一些“有争议”的食用成分是“允许使用”,但是强制生产者 如实标明是否使用的信息。
例如令国人感到恐慌的食品添加剂,在美国等国家允许使用,但食品添加剂本身必须是合 格产品;使用了食品添加剂必须如实标注。
主管部门的立法与执法目标,不应是“决定什么能吃”,而是保证把食品的“科学信息” 如实传达给公众。
在国外,随意传播涉及食品安全的信息可能违法。美国13个州通过的《素食者诽谤法案》 媒体和个人不能

盘点国外食品监管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niupai11
  • 文件大小13 KB
  • 时间2022-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