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黄鹤楼》教学设计[3].docx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黄鹤楼》教学设计
陈经纶中学 苏丽琼
教学目的:
1、通过反复诵读,领略诗歌的韵律美;
2、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重点)
3、品味诗歌,领会诗歌主旨,体会诗人的情感,积累关于“思乡”的诗句.(重点)
教学 《黄鹤楼》教学设计
陈经纶中学 苏丽琼
教学目的:
1、通过反复诵读,领略诗歌的韵律美;
2、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重点)
3、品味诗歌,领会诗歌主旨,体会诗人的情感,积累关于“思乡”的诗句.(重点)
教学难点:领会诗歌主旨,体会诗人的情感.
课前预习:
1、查字典,扫清字词障碍;
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发挥想象力,以诗句为脚本,选一联或两联作画,并讲解画的构图、颜色、:以第一人称“我"。(精品文档请下载)
课时:1课时
教学步骤:
一、课堂导入
听歌《烟花三月》,这首歌中说的是哪位诗人的哪首诗?
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生齐背)
(出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像李白这么才华横溢的一位诗人,有一个特别敬仰的人,你们知道是谁吗?
(师讲故事:相传李白曾登黄鹤楼想题诗纪念,但是当他看到崔颢的《黄鹤楼》后,钦羡不已,自以为无法超越,就在崔诗下题了行字:“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就搁笔而去。事后,对崔颢这首诗念念不忘,曾两次模拟此诗的风格。今天,我们就来一睹《黄鹤楼》的风采。
)(精品文档请下载)
二、理解崔颢、黄鹤楼
(出示)崔颢,(?-754),汴州(今河南开封)人,,曾出使河东节度使军幕,天宝时历任太仆寺丞、,诗歌内容广阔,,影响深远。著有《崔颢集》。仕途失意的崔颢在回乡的路上,登上黄鹤楼,留下了这首千古佳作。(生看完,老师补充一点写作背景)(精品文档请下载)
(出示)相传始建于三国,初建于黄鹤矶头,屡毁屡建。 唐时名声始盛,这主要得之于诗人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诗句。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天下绝景”之称。和岳阳的岳阳楼(杜甫《登岳阳楼》) 、南昌的滕王阁(王勃《滕王阁序》) 合称“三大名楼"。(配黄鹤楼远景、近景实景图,江南三大名楼图片和各自相关文章,用于知识积累)(精品文档请下载)
三、读一读,感受韵律美
要求:1、读准字音、节奏; (二二三)
2、注意韵脚;(韵脚“楼”“悠”“洲”“愁”)(自由读—-齐读——评价)
3、注意感情。(“愁”)(范读——个别读——评价)
四、画一画,感受意境美
同学们,让我们的大脑插上翅膀,穿越到唐朝,想象自己就是诗人,来一段登楼之旅. 情景:今天,晴空万里,我站在黄鹤楼的最高层,……我看到了……我感到了……(精品文档请下载)
展示第一幅学生画作(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①第一位小诗人上台讲解(其他学生要留意这同学讲了哪些景物是诗中景物,哪些是想象的,登楼感受是什么?)
②老师引导学生品味“空"。
展示第二幅学生画作(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①第二位小诗人上台讲解(其他学生要留意这同学讲了哪些景物是诗中景物,哪些是想象的,登楼感受是什么?)
②老师引导学生品味“

《黄鹤楼》教学设计[3]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irfkk
  • 文件大小1.79 MB
  • 时间2022-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