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关帝庙的导游词
山西关帝庙的导游词1
中国的关帝庙很多,但以解州关帝庙为最大。因为关公是解州镇常平村人,所以这座庙宇又被称为“武庙之祖”。它与山东曲阜孔子家乡的“孔庙”,一文一武,遥相呼应,构成传统文化文武崇拜的两脉之源。
祠、追风伯祠、碑亭、钟亭和东西长廊等。正庙坐北朝南,建筑布局沿袭着中国古代建筑中轴式对称的传统风格。院落内建筑排列有序,左右对称,高耸的建筑,参天的古坊,颇具皇宫格局。
端门,又称山门,是进入主庙的第一道门,门楣正中,镌刻着“关帝庙”三个大字。门前空地上,立有三根交叉的铁柱,名为“档众”。古代凡来朝谒关帝的,文官在此落轿,武官在此下马。端门对面建琉璃影壁一座,上嵌蟠龙、人物、鞍马等图案,富丽华贵,庄重大方。
我们由端门而人,面前是专供帝王进出的雉门。文官和武官则要由文经门和武纬门出入。东西两侧分列崇圣祠、胡公词。这样可以见到一字排开为三门两祠。大家是由东边的钟楼下进入庙内的,西边的鼓楼与钟楼遥相对应,酷似两尊守护主庙的武士。
跨进雉门,大家可以回头留意建在高大台基上的门庭,台阶向内收缩,两侧各砌八字形琉璃影壁一道,大家可以猜猜这在古代有什么用场?“先生,你猜对了,这是一座可搭可拆的活动戏台。”每逢庙会演戏时,便将大门关闭,架上木板,变后部为前台。大家可以遐想当年演“关公戏”的盛况,如今门庭隔扇上,仍镌刻“全部春秋”及“演古”、“证今”等字样。
过了雉门看见一座宏敞的厅式建筑,便是午门,虽然称“门”,实为过道。四周环有雕刻精美的石栏板,两端镶嵌五彩琉璃的松鹤和小鹿。步人午门,石栏的匠额,楹联引人注目。这幅长联是民国时解县县长郭象蒙所书,上联是“国贼数操,谁曰不然,顾权无以异也。张挞伐,建纲常,天地低昂鬼神泣”;下联是“圣乡说鲁,复乎尚矣,惟解亦相侔焉。仰威灵,明把事,山川磅礴庙堂巍”。联中骂操、贬权、颂羽一气呵成,又盛赞关庙之盛况,可以说是联中神品。门厅内东西两侧和中壁有彩绘关羽生平的画像,为河东民间艺人所绘,表露出百姓对关羽的敬仰之情。
沿着冬青簇拥的大道,穿过雕造华美的“山海钟灵”木坊,便是御书楼。我们置身楼下仰望,可见建筑造型精巧别致,八角藻井叠架而上,直至顶层,这是座二层三檐歇山顶建筑,又称“八卦楼”。清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为纪念康熙皇帝御书“义炳乾坤”牌匾而改称御书楼。楼下挂有一长方草书“绝纶逸群”
山西关帝庙的导游词3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您参观关帝庙。
运城关帝庙是我国最大的武庙,全国有三处纪念关羽最著名的地方,一处是洛阳的关林,一处是湖北当阳的关陵,关老爷是解州常平村人,所以全国最大的关帝庙就是现在大家所在的——解州关帝庙。
关帝庙的第一道门叫“端门”,端门前的这块四龙壁是我国目前仅存的'。大同、北京都有九龙壁,这里建四龙壁是因为关羽生前是人,死后才被封为帝王,所以这里建四龙壁,说明关羽和一般的真龙天子的不同。四龙壁烧制于明宣德年间,至今已有560多年了,龙壁从上到下是天地海三界,说明天地人和,吉祥如意的征兆。四龙壁上人物的头都没有了,期间有人来这里盗走头像,买到美国,现在还在美国的博物馆展出。
请大家抬头看一下端门上方的题字,中间是”扶汉人物”,两边为”精忠贯日”和”大义参天”。都是对关老爷恰当的评价。
大家请看这个由三支铁柱组成的“门当”,它也叫“挡众”,以前来朝拜关老爷在这里要“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再大的官也得步行进庙,挡众就是起这个作用的。这两尊铁狮子铸于距今380多年前的明万历年间,也是起着威状气势的(当地小姐讲是“功德碑”的)作用。
这个门叫雉门,平常不开,文武百官朝关老爷是走旁边的文经门和武伟门。关帝庙是一处宫殿式的建筑,古人修城墙,以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雉门只有皇帝才可以经过,因为关老爷也被封为帝王,所以关帝庙是按照皇宫的形制修的。在修建过程中又吸取了很多民间的风格。大家请随我走进雉门,雉门后面是较大的台子,在台阶两侧预先留好的石槽中搭上木版,这里就变成了一座乐楼,大家请看台上的匾额“全部春秋”、“演古”“证今”不正是戏台上将要上演的吗?
午门本来也是只有皇宫中才可以有的,大家都很熟悉“午门斩首”,而这个权利却只有皇帝才能实行,关羽死后极尽尊荣,宋称王,明封帝,清尊圣。
山西关帝庙的导游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