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
[美] B•盖伊•彼得斯著
B•Guy peters
作者简介:
B·盖伊·彼得斯(B · Guy Peters)是美国匹茨堡大学政治科学系主任、教授。曾任加拿大管理发展中心高级研究员,香港城市大学名誉教授。他是国际著名的研究政府治理与改革问题的专家,公共管理大师,其理论创新能力在美国公共行政学界享有盛誉。他的主要著作有:《公共政策的病态》、《官僚政治》、《比较政治学》、《政策动力学》、《政府会消亡吗?》等。
本书从分析传统行政模式出发,阐明了各国政府竭力建构新治理模式的原因,并从各国政府的革新主张和著有发达国家的政府改革实践中,梳理归纳出四种未来政府治理模式:市场式政府(强调政府管理市场化)、参与式政府(主张对政府管理有更多的参与)、弹性化政府(认为政府需要更多的灵活性)、解制型政府(提出减少政府内部规则)。这四种政府治理模式各有不同的理论基础,适用于不同的政府体制。对每一种政府治理模式,作者都从问题、结构、管理、政策制定和公共利益五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
内容简介:
第1章变迁中的国家、治理和公务员制度
传统的公共行政:旧时代的信条
在政策制定阶段,公务员所扮演的政策顾问的角色十分的重要。尽管政务官被赋予了决策权,但他们缺乏做好工作的能力。在许多国家,公务员被教育培育成通才,凭借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比那些任期并不长的政务官更了解政策制定的细节,问题的关键在于,在既承认公务员参与政策制定的现实和优点,同时又须维护民主责任的要求这样的情况下,应该如何构建政府。对政策的设计者来讲,他们很难在下列两者间取得平衡:传统观念所强调的公务员中立和现实社会中公众对加强责任的要求,对政府内部的成员和公民而言,目前在制定公共政策过程中专业能力和政治权威之间的冲突比以前更为明显。随着公务员职能的政治化,若非公务员的自我约束,决策过程中的专业精神将更难维持。
层级制和规则
对传统政府模式进行的第二个方面的重要变革,表现在放弃对政府部门内部实行层级管理和规章制度式管理的设想,以及对赋予公务员在非政府部门执行和实施权利法规的设想。纯粹的韦伯式的管理模式不再像过去那样适用于政府组织,但同时也出现了可供选择的多种权力组织和权威模式。市场既是其中的一个例证,市场机能越来越明显地被认可可以和政府组织的结构与运行相抗衡。对于体制转换中国家,在追求政府部门最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重视建立一个可被预测的、属于全民的、正直的韦伯式官僚政府。工业化民主国家的改革是基于这样的基础之上,即推行以市场为基础的改革的工作人员必须懂得政府部门的基本的价值观念。
层级管理的治理模式还面临其他方面的挑战。除市场模式企图取代传统的官僚模式外,尚有辩证式的或参与式的组织模式可供选择。
永久性和稳定性
政府组织永久性传统的观念正面临几个方面的诘难。从某种角度来看,目前的变革的仅是取消公务员特权的一种方法。一段时间以来,几乎所有的政府组织及其工作人员都面临着机构精简和其他威胁其既得利益的压力。从另一方面来看,永久性和稳定性也导致了决策过程的僵化,并使政策协调变得更难以进行。
假如非永久性的组织模式得到普及,那么会给组织带来两个方面的好处:其一是,有助于更多的组织参与问题解决,而不会担心出现庞大的官僚组织;其二是,有助于建议一些以协调为主要任务的组织,以处理其他组织在在制定计划过程中出现的特殊问题,在问题得到解决之后,这样的组合即可撤销。发展中国家的政府似乎更多地受到了公共组织及其人员雇佣制度永久性的影响。在这些国家,政府往往是主要的雇主,尤其是对在社会中所占比例较小的专业人员和受过教育的人员,政府更可能是唯一的雇主。
制度化的公务员制度
支撑传统公共行政的第四个基本假定,是应该建议一个制度化的公务员制度,并把它当做一个法人团体进行管理。马克思韦伯认为,权威和官僚体制的发展代表了现代国家的发展,过去个人崇拜和传统权威仅适用于世袭制的组织。虽有些分析人士把把韦伯的观点当做现代政治的中心思想,但是许多企图建立更负责和更积极主动的公务员制度的国家,与众不同的、职业性的公务员制度的观念已受到了挑战。
除非永久性的政府组织正被设立以外,政府的人事任用也逐渐失去永久性色彩。政府组织可以根据随时变化的工作需要来增加和裁减员工。尽管这种人事管理的方法可以节省经费,但对公共管理者和决策者来说却面临着如何凭借经验和按规章办事的问题。
内部管制
关于传统治理模式的第五个概念是,公务员应该毫不迟疑地接受和影响其名义上的政治家发布的政策命令。在任何社会中,政府部门一直是被管制最为严格的组织,尤其是在英美语系的民主国家。因此,如果能够给予政府员工更多的发挥其专长和
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