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地理调查实习报告
实习目的:调查庐山的自然地理概况,主要是地貌、土壤和植被的概况。
实习时间:
2022年8月1日至2022年8月8日
实习地点:江西省庐山
实习内容:庐山的自然 (2)灌木:有细齿叶柃、钩樟、红脉钩樟、山鸡椒等。
(3)草本:主要有淡竹叶、沿阶草等。
三、植被的分布规律
庐山在自然植被上,其水平地带是常绿阔叶林,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地表水、热状况的垂直分异,深刻地制约着植被的垂直分布,由山麓到山顶的分布规律是:常绿阔叶林——常绿及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依据庐山植被垂直分布的特点,可以分为三个垂直带)
1、夏长冬短的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带)。
环境暖和潮湿是山地植被垂直带的基带,为水平地带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向山地的延长局部。分布于海拔700米(西北坡)或800米(东南坡)以下,占有最大的垂直幅度。
2、夏短冬长的暖温带(山地落叶阔叶林带)
分布在海拔1000或1100米以上。这里属暖温带潮湿气候,地带性植被类型为落叶阔叶林,目前大片成林不多。
3、夏长冬短向夏短冬长的过渡带(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带)
分布在海拔700或800至1000米(西北坡)或1100米(东南坡),为常绿阔叶林和落叶林两种植被类型之间的过渡带。目前在黄龙潭、黄龙寺、碧云庵等地和沟谷陡坡处有自然的次生林分布。
四、开发利用:
庐山是我国中亚热带东部地区植物种类丰富、植被类型简单、植被垂直带谱较完整的一座山地。很多学者对庐山植被垂直分异进展过多方面的讨论,但至今仍存在一些分歧。争辩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山地海拔1200米以上的地段,其地带性植被的类型和植被垂直带的性质。这一地段,由于人为因素的影响,自然植被面目全非,除极少数地段有次生林分布,其余或沦为次生灌丛和草甸,或为黄山松林所代替,为正确划分植被垂直带谱带来了很多困难。
“匡庐高起嶙峋,翠拥连峰倚断云”。庐山的秀美,离不开她那丰茂的植被,那暮春悦人心目的新绿,盛夏如潮似梦的花云,金秋染尽层林的霜叶,严冬傲雪竞翠的青松。—庐山的茂盛的山林植被,是庐山风光秀丽、水源丰沛、气候凉快的命脉所在,被作为庐山八大景观资源的重点之一,加于爱护、加于开发。
庐山土壤实习报告
1、实习时间:2022年8月1日至2022年8月8日
2、实习内容:庐山土壤地带性分布;庐山非地带性土壤;庐山土壤的分布规律。
3、实习路线:8月2日下午:庐山牯岭街——大月山简易大路——植物园——含鄱口。8月3日上午:庐山会址——回龙路1000米处。下午:黄龙寺、三宝树简易大路。土壤植物综合实习。
一、
土壤形成的自然条件
第四纪以来的新构造运动,使庐山沿着断裂上升为目前相对高度达1000~1400米的山地,为土壤垂直地带的形成奠定了根底;庐山在气候上处于中亚热带的北缘,这打算了本区植被土壤垂直带谱的性质;地貌和水文条件对土壤的形成和发育也起着肯定的作用,影响到局部地区土壤发育的方向,形成某些非地带性的土壤。
二、
主要土壤类型
(一)垂直地带性土壤
1、红壤:
广泛分布于海拔4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地带,植被为常绿阔叶林,马尾松以及灌丛草本。成土母质主要为花岗岩、片麻岩、石英砂岩等残积和残积坡积物。从红壤的颗粒组成来看,各层次间质地相当匀称,说明成土过程中有红壤化的性质。
2、黄壤:
黄壤分布于山麓地形比拟低平的部位,或发育在粘重而排水不良的母质上,山地黄壤分布在900或800米以下的地带,局部地区可达1000米左右。二者母质大都为花岗岩、砂岩、混合岩及第四纪风积物。
。
野外土壤调查记录表5
日期:2022年8月6日(阴、雨、晴)
调查人:张雅芸
土坑编号:00-5
土坑类型:主要剖面
土坑地点:大月山去五老峰小路旁50米,海拔200米处
地形部位:山麓
庐山地理调查实习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