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进电机说明
步进电机的控制原理及方法步进电机是将电脉冲信号转变为角位移或线位移的开环控制元步进电机件。在非超载的情况下,电机的转速、停止的位置只取决于脉冲信号的频率和脉冲数,而不受负载变化的影响,当步进驱动器接收到一个脉冲信号,它就驱动步进电机按设定的方向转动一个固定的角度,称为“步距角”,它的旋转是以固定的角度一步一步运行的。可以通过控制脉冲个数来控制角位移量,从而达到准确定位的目的;同时可以通过控制脉冲频率来控制电机转动的速度和加速度,从而达到调速的目的。其外形如下图所示:
步进电机的分类: 现在比较常用的步进电机包括反应式步进电机、永磁式步进电机、混合式步进电机和单相式步进电机等。
1、永磁式步进电机
永磁式步进电机一般为两相,转矩和体积较小,
度或15度。
2、反应式步进电机
反应式步进电机一般为三相,可实现大转矩输出,,但噪声和振动都很大。反应式步进电机的转子磁路由软磁材料制成,定子上有多相励磁绕组,利用磁导的变化产生转矩。
3、混合式步进电机
混合式步进电机是指混合了永磁式和反应式的优点。它又分为两相和五相, 。这种步进电
机的应用最为广泛。
本实验室现有的步进电机即为两项混合式步进电机,。步进电机的基本原理:
通常电机的转子为永磁体,当电流流过定子绕组时,定子绕组产生一矢量磁场。该磁场会带动转子旋转一角度,使得转子的一对磁场方向与定子的磁场方向一致。当定子的矢量磁场旋转一个角度。转子也随着该磁场转一个角度。每输入一个电脉冲,电动机转动一个角度前进一步。它输出的角位移与输入的脉冲数成正比、转速与脉冲频率成正比。改变绕组通电
的顺序,电机就会反转。所以可用控制脉冲数量、频率及电动机各相绕组的通电顺序来控制步进电机的转动。
步进电机的基本参数: 1、电机固有步距角:它表示控制系统每发一个步进脉冲信号,电机所转动的角度。电机出厂时给出了一个步距角的值,°/°(°、°),这个步距角可以称之为‘电机固有步距角’,它不一定是电机实际工作时的真正步距角,真正的步距角和驱动器有关。
通常步进电机步距角β的一般计算按下式计算。
β=360°/(Z·m·K)
式中β―步进电机的步距角;
Z―转子齿数;
m―步进电动机的相数;
K―控制系数,是拍数与相数的比例系数
本实验室的步进电机固有步距脚为1..8度,。
2、步进电机相数:是指电机内部的线圈组数,目前常用的有二相、三相、四相、五相步进电机。电机相数不同,其步距角也不同,°/°、°/°、°/° 。在没有细分驱动器时,用户主要靠选择不同相数的步进电机来满足自己步距角的要求。如果使用细分驱动器,则‘相数’将变得没有意义,用户只需在驱动器上改变细分数,就可以改变步距角。
本实验室所使用的步进电机为两项四线的步进电机。
3、保持转矩:是指步进电机通电但没有转动时,定子锁住转子的力矩。它是步进电机最重要的参数之一,通常步进电机在低速时的力矩接近保持转矩。由于步进电机的输出力矩随速度的增大而不断衰减,输出功率也随速度的增大而变化,所以保持转矩就成为了衡量步进电机最重要的参数之一。比如,,。
步进电机的特点:
。
(当绕组激磁时)。
,而且不会将一步的误差积累到
下一步因而有较好的位置精度和运动的重复性。
。
,可靠性较高,因此电机的寿命仅仅取决于轴承的寿命。
,因而可以采用开环控制,这使得电机的结构可以比较简单而且控制成本。
7. 仅仅将负载直接连接到电机的转轴上也可以极低速的同步旋转。
8. 由于速度正比于脉冲频率,因而有比较宽的转速范围。
-5%,且不累积。
:步进电机温度过高首先会使电机的磁性材料退磁,从而导致力矩下降乃至于失步,因此电机外表允许的最高温度应取决于不同电机磁性材料的退磁点;一般来讲,磁性材料的退磁点都在摄氏130度以上,有的甚至高达摄氏200度以上,所以步进电机外表温度在摄氏80-90度完全正常。
步进电机说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