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黄鹤楼》教学设计[37].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黄鹤楼》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领略律诗的韵律之美。
2。结合相关背景,领会诗歌的主旨,体会诗人 的情感.
3。理解律诗起承转合的构造特点,领会诗人构思的精妙。
4。体会诗歌的意境,积累优美的诗《黄鹤楼》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领略律诗的韵律之美。
2。结合相关背景,领会诗歌的主旨,体会诗人 的情感.
3。理解律诗起承转合的构造特点,领会诗人构思的精妙。
4。体会诗歌的意境,积累优美的诗句.
教学重难点
重点:品味感受诗歌所表达的物是人非、归思难禁的思想感情。
难点:学习赏析诗歌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用李白对崔颢黄鹤楼钦佩不已的事件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谈到唐诗、唐代的诗人,我们第一个会想到的人是谁?李白,人人都称李白为“诗仙”,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就这样一个才华横溢的李白,却有一个人让他钦佩不已。,当李白东行游历去黄鹤楼玩耍时,也想题诗一首,他看到崔颢的这首诗,吟诵过后叹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遂搁笔转身而去……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让李白倾服的诗——《黄鹤楼》
二、出示学习目的
三、简介黄鹤楼(让学生理解黄鹤楼景点的声望,为下文赏析做铺垫.)
黄鹤楼,屹立在武汉市长江大桥武昌桥头的蛇山山顶。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它背靠蛇山,俯瞰长江,气势轩昂宏伟,壮丽辉煌,自古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和“天下绝景”之誉,和湖南的岳阳楼、江西的滕王阁并称为我国江南三大名楼.
四、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初步感知内容
1。自读诗歌,熟悉字音,节奏。
2。指名给红色字注音

3。指名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5。练读
6。指名读
7。齐读
五、读古诗,晓诗意——结合注释,在小组内交流
六、读悟结合,感受忧愁。
1。在一个晴好的日子里,诗人崔颢来到了黄鹤楼。望着巍峨瑰丽的黄鹤楼,他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呢?
①课件出示:“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学生读。
②课件出示关于黄鹤楼来历的传说。
古代武昌蛇山上有一座酒楼,老板姓辛。,辛老板不收其酒钱。道士为了感谢辛老板的盛情,临别时,用橘子皮在墙上画了一只仙鹤,谁知这仙鹤在客人来饮酒时,,,吹笛一曲,只见白云朵朵空中来,仙鹤随之起舞,道士便骑着仙鹤腾云驾雾而去。辛老板为纪念此事,在蛇山上兴工动土,建高楼一幢,取名黄鹤楼。
③学生读后,指名说说这几句的意思.
④仔细看看,这几句有什么特点?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受呢?
生抒己见,师做总结
⑤,师读二、四句的前半截“此地"“白云千载”,生读后半截。感受那种空茫的感觉。
⑥以神话传说起笔的好处?给黄鹤楼增添了神秘色彩。
,感慨之余,极目远望,他又看到了什么呢?
① 出示PPT“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学生读.
②指名学生说,用自己的话来描绘崔颢诗中的情景。
在温暖的阳光

《黄鹤楼》教学设计[37]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reqing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22-07-2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