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古诗词赏析(含答案)
一、观沧海
曹 操(东汉末年)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此中;星汉绚烂,若出风正一帆悬”两句诗描述的画面。
春潮涌涨,江水浩淼,放眼望去,江面仿佛与岸平了,视线宽阔;顺风的白帆,远眺望去,仿佛悬挂在碧蓝的空中。
四、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斜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古道西风瘦马”所显现的画面,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出来。
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孤独的古道上,饱尝乡愁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在沉沉的暮色中慢慢前行。
要旨句:断肠人在天涯。这首小令表达了游子孤寂愁苦的思乡之情。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这三句诗运用白描的手法,经过名词的连缀,意象的叠加,勾画出一幅悲凉的暮秋暮景图。同时寓情于景,将悲秋与乡愁奇妙的联合起来,抒发了长远流浪的游子的孤寂愁苦之情。
4.“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绘温馨安静的情形,联系全诗,谈谈作者这样写的作用。
①以乐景写哀情;反衬诗人孤傲孤独想念家乡之情。 ②与堕落他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
“古道西风瘦马”,而不用“古道清风瘦马”呢
这首小令写的是秋季风景,应为西风。西风较寒,令人的心情极度伤感,用这类光景能很好地衬托出作者此时的心情;清风给人的感觉是一种舒坦的感觉,和作者此时的心情显然不相符合。
五、峨眉山月歌(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这在绝句中是唯一无二的,请写出这五个地名,联合诗歌内容谈谈这样写的作用。
峨眉山、 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构想精良,连用五个地名造成空间快速变换之感,让人感觉到行船之快,既传达出诗人江行的独到体验,又抒发了对友人的想念之情。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所显现的画面。
峨眉山雄伟矗立,半轮明月悬挂山间,犹如青山吐月;洁白的月影倒映在平羌江面上,江水流动,月影也跟着江水前行。
“影入平羌江水流”中“入”“流”的妙处。(写出了峨眉山月如何的一种动中之景)
“入”和“流”两个动词描述出这样一幅画面: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不单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
表达了作者的依依惜别和对故土(友人)的想念之情。
“峨眉山月 ”特色的一个词是 半轮。
六、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岐王宅里平常有,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节气又逢君。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开元盛世的无穷,对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穷感触和自己出身飘零的深切感慨。
“平常 ”“几度 ”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这两个词语表现了诗人与歌唱家李龟年当年正当人生盛时,同处显贵之家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关于开元盛世的无穷。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节气又逢君。”
此刻正好是江南风景秀美的时候,在这暮春天节再次遇到了您。“落花节气”比喻国运衰微,人生潦倒,盛时不再。用江南美景反衬离乱世事和沦落出身,表达了诗人对开元盛世的无穷,对国运衰颓的现实的无穷感触,对自己出身飘零的深切感慨。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节气又逢君”两句诗的表现手法及思想感情。
表现手法:用江南美景反衬离乱世事和沦落出身。思想感情:抒发对时世之凋敝丧乱与人生悲凉飘零的感触之情。
“落花节气 ”的理解。
1)能够理解为“暮春的落花节气”; ( 2)也能够理解为“国运衰落之际”; ( 3)还能够理解为“诗人衰病流浪之时。
七、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1.这首诗写了 重阳节 这一中国传统节日,从本诗 “九日”、“登高”、“喝酒”、“菊”
等词语能够看出。
2.“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两句表达了诗人如何的思想感情是用什么方法表现的请简要剖析。
七上古诗词赏析(含答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