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爱情的诗:自君之出矣
思君如陇水,长闻哽咽声。
赏析
《自君之出矣》是乐府旧题,题名取自东汉末年徐干《室思》诗句,《室思》第三章:“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无有穷已时。”自六朝至唐代,拟不少,如南朝宋时的刘裕、刘义
描写爱情的诗:自君之出矣
思君如陇水,长闻哽咽声。
赏析
《自君之出矣》是乐府旧题,题名取自东汉末年徐干《室思》诗句,《室思》第三章:“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无有穷已时。”自六朝至唐代,拟不少,如南朝宋时的刘裕、刘义恭、颜师伯,陈朝陈后主,隋代陈叔达等,均有拟作,唐代尤多,见于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这些拟作,不仅题名取自徐干的诗,技法也仿照徐干的诗。雍裕之这首诗(《吟窗杂录》载辛弘智《自君之出矣》与此诗一样,并收入《全唐诗》),仿照的痕迹尤为明显。这首诗表现了思妇对外出未归的丈夫的深切思念,其手法高超之处在于立意委婉,设喻奇妙,所以含蓄有味。
自从夫君外出,思妇独守空闺,整日相思思念;平日梳妆装扮,都是为了让他看了满足,而今他走了,便不必再去对镜簪花了,她想:“这宝镜为谁明呢?”意思是宝镜既不为谁明,也就自然不明白,是“明镜暗不治”的进一层说法,比李咸用《自君之出矣》“鸾镜空尘生”说得更为委婉。这种表达方式,不只是徐干《室思》的继承和进展,其源可上溯到《诗经·卫风·伯兮》:“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意思是:“妆扮美容,只是为丈夫;丈夫不在,何必梳妆?”这就是司马迁《报任安书》所说的“女为悦己者容”,正表现了女子对于丈夫的忠贞。
思念夫君,就像陇头的流水,长流无极;听到陇水哽咽的流声,让人肝肠断绝,感伤悲泣。在徐干《室思》中,只是说“思君如流水,无有穷已时”,是一般化的说法;雍裕之则将“流水”详细化为陇水,这就犹如北朝无名氏的《陇头歌辞》中的句子:“陇头流水,流离山下。念吾一身,飘然四野。”以及“陇头流水,鸣声哽咽。眺望秦川,心肝断绝。”这首歌刻画了一个漂泊他乡的游子的形象。“思君如陇水,长闻哽咽声”,由于暗用了《陇头歌辞》,便使所思念的夫君在外的状况,有了一个比拟详细的内容,即在外过着凄凉漂泊的生活;这个“思”字,便更带有剧烈的感情颜色,仆人公简直要声泪俱下了。除了“陇头流水”的联想之外,这里还保存着徐干《室思》
描写爱情的诗小学自君之出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