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鸟的诗:江雪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赏析
这首诗大约作于谪居永州时期。这是一首押仄韵
描写鸟的诗:江雪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赏析
这首诗大约作于谪居永州时期。这是一首押仄韵的五言绝句。粗看起来,这像是一幅一目了然的山水画:冰天雪地寒江,没有行人、飞鸟,只有一位老翁独处孤舟,默然垂钓。但认真品尝,这洁、静、寒凉的画面却是一种遗世独立、峻洁孤高的人生境地的象征。 首先,它制造了峻洁清冷的艺术境地。单就诗的字面来看,“孤舟蓑笠翁”一句好像是描绘的重心,占据了画面的主体地位。这位渔翁身披蓑笠单独坐在小舟上垂纶长钓。“孤”与“独”二字已经显示出他的远离尘世,甚至提醒出他清高脱俗、兀傲不群的共性特征。所要表现的主题于此已然透出,但是还嫌意兴缺乏,又为渔翁细心制造了一个广袤无垠、万籁俱寂的艺术背景:远处峰峦屹立,万径纵横,然而山无鸟飞,径无人踪。往日沸腾吵闹,到处生气盎然的自然界因何这般死寂呢?一场大雪纷纷扬扬,掩盖了千山,遮挡了万径。鸟不飞,人不行。冰雪送来的严寒制造了一个白皑皑,冷清清的世界。这幅背景强有力地衬托着渔翁孤独薄弱的身影。此时此刻,他的心境该是多么幽冷孤寒呀!这里,采纳衬托渲染的手法,竭力描绘渔翁垂钓时候的气候和景物,淡笔轻涂,只数语便点染出峻洁清冷的抒情气氛。其笔触所到,连亘天地,高及峰巅,下及江水,咫尺之幅,涵盖万里。沈德潜评论说“清峭已绝”。顾璘则说“绝唱,雪景如在目前”。二人所指,大概都是就这首诗的境地制造来说的。 其次,形象地反映了贬谪永州以后不甘屈从而又倍感孤独的心理状态。晚于柳宗元的郑谷曾作《雪中偶题》:“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是诗亦写江雪中的渔翁,但造语寻常,更乏境地,并没有把自己的主观意识与鲜亮的共性熔铸进去,所以苏轼批判他是“村学中语”,而赞扬柳宗元末尾两句,说是“人性有隔也哉?殆天所赋,不行及也已”!苏轼所谓“人性”,即指诗人的情感熔铸。“人性有隔”的对立面便是“人性无隔”,做到“人性无隔”,亦即到达了情景交融的境地了。我们知道,柳宗元在“永贞革新”失败后.连遭贬斥,始终保持着一种坚韧不届的精神状态。他的“永州八记”,专写穷山僻壤之景,借题立意,寄予遥深,凡一草一木,均坦示出他极为孤苦孤独的心情。他的兀傲脱俗的共性也得以充分呈现。这首诗中的渔翁形象,身处孤寒之界而我行我素,足履渺无人烟之境而处之泰然。其风标,其气骨,其守贞不渝的心态,不是很令人钦慕吗?和柳宗元约略同时的诗人张志和作《渔歌子》说:“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氏造境选择春暖花开之际,画面美而幽,流露了“烟波钓徒”的怡然恬淡之性,闲适拘束之情。柳宗元与张志和不同,他本是个坚持正义的政治家,立脚于布满冲突斗争的土壤之上,所以。.他遣境专取深冬寒凉之际,人
描写鸟的诗小学江雪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