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党员的“好家长”
这些天,广西XX市59岁的老党员张汉诗心情特别好。3年前因企业改制下岗的他,接到市内一家小有名气的餐饮店经理 ,夸他干得不错,店里打算跟他正式签订聘用合同。兴奋之中,他没忘了介绍他到这家餐馆工作的流动党员的“好家长”
这些天,广西XX市59岁的老党员张汉诗心情特别好。3年前因企业改制下岗的他,接到市内一家小有名气的餐饮店经理 ,夸他干得不错,店里打算跟他正式签订聘用合同。兴奋之中,他没忘了介绍他到这家餐馆工作的“好家长”———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流动人员党支部书记覃永绚。
在梧州,覃永绚像个“大家长”,他把流动人员党支部“经营”得像块“大磁石”,成了当地罕见的“特大型支部”,1600多名因企业改制下岗的流动党员在这里找到了“家"。通过覃永绚等人牵线搭桥、热心推举,其中1200多名党员先后找到了就业门路,再显身手。
“大龄多、牢骚多、怪话多、分散多、困难多、文化和技术不高多"的“六多”现象,“找党员"和给他们“找工作”上,,漂泊不定,工种常换、 常变,有的就连家里人也不知道联系方式,但覃永绚总能与他们联系上,把他们带回流动党支部这个“家”,下岗职工党员一个又一个地回到了组织怀抱,流动党支部由原来50多名党员逐步增加到1600多名。原市塑料厂的一位党员在接转组织关系时充满怨气地说:企业变卖了,工作没有了,组织也不要我了,还找我干什么。覃永绚不怕碰钉子,3次登门找她谈心,终于把这位原打算“隐居”的党员请回了党支部。如今,流动人员党支部的党员们党费按时交,组织生活正常,党员思想健康稳定,多次被市和自治区评为模范基层党组织,覃永绚也多次被评为优秀党支部书记。
下岗职工党员大多年纪偏大、文化和技术偏低。当地称之为“4050"(指年纪在40—50岁)人员,重新就业难度大。覃永绚从就任流动人员党支部书记起,就把为下岗职工党员重新找到工作视为己任,“说破了嗓子,跑断了腿”也要为他们找到一份工作,,两个孩子在校读书,家
流动党员的“好家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