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维生素与微量元素
一、维生素的定义
维生素(vitamin)是机体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但在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很少,必须由食物供给的一组低分子量有机物质。这类化合物天然存在于食物中,在物质代谢过程中发挥各自特有的生理功能。但机体缺乏某种维生素时,可发生物质代谢的障碍并出现相应的维生素缺乏症。
二、维生素的命名与分类(一)命名:维生素有三种命名系统:一、是按其被发现的先后顺序,以拉丁字母命名,如维生素A、B、C、D、E、K等;二、是根据其化学结构特点命名,如视黄醇、硫胺素、维生素B2等;三、是根据其生理功能和治疗作用命名,如抗干眼病维生素、抗癞皮病维生素、抗坏血酸维生素等等。
(二)分类 习惯上根据维生素的溶解性可将其分为脂溶性维生素(lipid-soluble vitamin)和水溶性维生素(water-soluble vitamin)两大类。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D、E、K四种,水溶性维生素包括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两类。B族维生素又包括维生素B1、B2、B6、B12、维生素PP、泛酸、叶酸、生物素等。
第一节水溶性维生素
一、维生素C
(一)化学本质及性质
维生素C又称L-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它是含有6个碳原子的不饱和多羟基化合物,以内酯形式存在。其耐酸,对碱和热不稳定。又因其为烯醇式结构维生素C的结构如下:
生理动能、缺乏症与毒性
维生素c参与体内各种氧化还原代谢。维生素C可以氧化成脱氢维生素C,而脱氢维生素C又可以还原成维生素C。
,参与体内多种羟化反应
(1)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
(2)参与胆固醇的;
(3)参与芳香族氨基酸的代谢;
(4)参与肉碱合成;
(5)参与肽类激素酰胺化。
2、维生素C参与的其他代谢
(1)维持巯基酶活性中心巯基的还原状态,保护巯基酶;
(2)把氧化型谷胱甘肽还原成还原型谷胱甘肽;
(3)把高铁血红蛋白还原成血红蛋白;
(4)把三价铁还原成二价铁,有利于非血红素铁的吸收;
(5)保护低密度脂蛋白不被氧化;
(6)保护叶酸不被氧化;
(7)可以防止形成具有致癌性的N-亚硝基化合物。
二、维生素B1
维生素B1又名硫胺素(thiamine), 耐热,酸溶液中稳定,碱性条件下加热易破坏,焦磷酸硫胺素(TPP)为其体内的活性形式,结构如下:
维生素与微量元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