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40章1大环内酯类与林可霉素类抗生素.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2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40章1大环内酯类与林可霉素类抗生素
红霉素 erythromycin
1952年从红链霉菌代谢产物中发现的一种口服抗生素。
特点:不耐酸
口服制剂:
肠衣片:在十二指肠溶出吸收
无味红霉素(红霉素丙酸酯的十二烷基硫酸盐
第40章1大环内酯类与林可霉素类抗生素
红霉素 erythromycin
1952年从红链霉菌代谢产物中发现的一种口服抗生素。
特点:不耐酸
口服制剂:
肠衣片:在十二指肠溶出吸收
无味红霉素(红霉素丙酸酯的十二烷基硫酸盐):儿童用
琥乙红霉素(红霉素琥珀酸乙酯):在体内释出酯和游离碱两部分。
静脉滴注用乳糖酸红霉素
吸收 红霉素碱在小肠上段吸收不完全,但足够抑菌,易被胃酸破坏,制成肠包衣片或含肠包衣颗粒的胶囊。
分布 分布广,易扩散进细胞内液,组织浓度高
代谢 肝
排泄 随胆汁分泌排泄,胆汁中浓度高。
活性形式:红霉素碱
1. 对需氧的G+球菌和G+杆菌强大抑菌;
2. 对大多需氧的G-杆菌无效
3. 对脑膜炎球菌、淋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多杀巴氏菌、梅毒螺旋体、百日咳杆菌、空肠弯曲菌、嗜肺军团菌、肺炎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有效。
4. 对病毒、酵母菌及真菌无效。
属速效抑菌剂
抗菌谱
抗菌机制:与敏感菌的核蛋白体50s亚基结合,抑制移位酶:抑制新合成的氨酰基-tRNA分子从核糖体受体部位A位移至肽酰基结合部位P位,从而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特点:
(1)细菌对红霉素易产生耐药性,但停药易恢复
(2)本类药物存在不完全交叉耐药性:
①对红霉素耐药的菌株对其他第一代大环内酯类仍敏感;
②对第一代大环内酯类耐药的菌株对第二代仍敏感;
③对第二代大环内酯类耐药的菌株对第一代也耐药;
1. 改变靶位结构:23S rRNA腺嘌呤甲基化
2. 降低胞膜的通透性:药物渗入菌体内减少
3. 主动流出增加:细菌通过主动流出系统将
药物泵出菌体外
4. 产生灭活酶 如:酯酶、磷酸化酶
白喉急慢性感染及带菌状态的治疗、百日咳带菌者的预防、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感染、嗜肺军团菌病的首选。
青霉素过敏者链球菌、破伤风感染的替换药;
耐青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严重感染。
拔牙或呼吸道手术后继发细菌性心内膜炎的预防,现已用克林霉素,用于青霉素过敏者。
临床应用
严重不良反应少见
1. 胃肠道反应 大剂量口服时
2. 肝损害:(如无味红霉素)长期服用时,转氨酶升高,出现胆汁郁积性黄疸,停药后可恢复
3. 血栓性静脉炎:静注时(红霉素乳酸盐)
4. 对肝药酶有抑制作用
:口服红霉素偶可致肠道菌株失调引起伪膜性肠炎
为红霉素的甲基衍生物;
口服有首关消除,生物利用度50-55%。代谢物有活性。
抗菌谱:
  -红霉素敏感的链球菌、葡萄球菌作用比红霉
   素强;与红霉素有交叉耐药性
  -淋球菌、流感嗜血杆菌中等活性;
  -肺炎衣原体、支原体、军团菌有活性
  -鸟分枝杆菌和某些原虫活性高于红霉素
每日给药2次
克拉霉素 clarithromycin
阿奇霉素 azithromycin
15元环
药动学特点 组织分布广,细胞内浓度高,每日给药1次;
抗菌谱 类似红霉素
对G+菌弱于红霉素,对G-菌活性升高
对流感嗜血杆菌、弯曲菌属活性更高;
肺炎衣原体、支原体、军团菌有活性
林可霉素(洁霉素)
克林霉素(氯林可霉素,氯洁霉素)
第二节 林可霉素类
共同特点:
(1)口服吸收好,体内分布广泛,渗入骨组织较强,但不易过血脑屏障。
(2)抗菌谱相同,与红霉素相似。后者抗菌作用强,毒性小。
(3)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林可霉素可引起伪膜性肠炎,用万古霉素或甲硝唑治疗。
作用机制:(与红霉素相同)与细菌核蛋白体50S亚基结合,抑制肽酰基转移酶,从而抑制蛋白质合成。(与红霉素、氯霉素有交叉耐药)
 注意:林可霉素 + 红霉素 拮抗作用
抗菌谱:较窄,与红霉素相似,对厌氧菌作用好。
   作用强:G+球菌、厌氧菌
敏感: G+杆菌、
无效: G-杆菌、肠球菌、艰难梭菌、肺炎支原体

主要特点是骨组织浓度高,主要用于金葡菌性急、慢性骨髓炎
主要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
感谢您的关注

第40章1大环内酯类与林可霉素类抗生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我是药仙
  • 文件大小838 KB
  • 时间2022-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