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实施技术指南风险评估方法
2015-3
目 录
基本情况
1
事故风险评估
2
公路风险评估
3
)、路侧危险物(左侧和右侧)、路肩振动标线或振动带、路肩宽度(左、右)、交叉口类型、交叉口安全性、交叉口交叉角度、接入口、单向车道数、车道宽度、平曲线半径、弯道安全性、坡度、路面抗滑性、诱导标志标线、照明、减速标线与减速丘等速度管理措施、辅路、视距
交通运行因素3个:不同车型运行速度差、交通量、运行速度
公路风险影响模型
公路风险评估
实例风险因素:
风险因素值来源于历史事故预测模型分析、前后对比分析等研究成果,反映的是总体平均情况。
公路风险评估
风险计算: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如果事故发生,其后果
交通量对个体的平均影响
对应事故类型的平均个体风险
风险分值
可能性
严重性
交通量权值
运行速度权值
公路风险评估
乘法模型:
驶出路外风险值等由各个因素相乘得到
体现了多个道路和交通因素的综合决策
可以简单直观的理解不同道路因素对安全的影响
系统性、综合性决策方法。
风险系数
1
=
20% 风险值降低
公路风险评估
分级标准:
全国统一标准,便于应用和对比。
公路风险评估
实施步骤:
基础数据采集:
道路基础设施
速度等交通运行
交通量、公路基本信息等资料收集
数据标准化:
培训
标准化
质量控制
风险分值计算
风险分级和分析
风险地图生成
评估结果校核、经验分析核查
公路风险评估
实施步骤:
(1)基础数据采集:
需要采集的基础数据包括:公路沿线视频(以公路中心线为中心,辐射公路两侧170°范围)、对应的里程桩号信息、GPS信息(应同步标注与公路里程桩号的匹配关系)、线形、交通量信息和运行速度信息等。
一级公路的两个行车方向分别进行数据采集和风险值计算,二、三、四级公路按整幅进行数据采集和风险值计算。
----采集的基础数据足够支撑公路风险评估标准化数据的提取。
公路风险评估
实施步骤:
(1)基础数据采集:
室内基本信息采集:
各公路起终点、车道宽度等基本信息、设计图纸,交通量等-基础管理和技术数据。
室外一般分两组进行数据采集工作:
A 道路基础设施环境信息采集
采集线形、GPS坐标、基础设施视频---最主要的信息采集,风险评估的核心数据
B 运行速度数据采集:
各等级公路、各种断面形式典型运行速度的采集
公路风险评估
(1)基础数据采集:
室内基本信息采集 – 调研计划与资料收集
确认需调研公路列表,制定调研路线
收集需调研道路的相关数据,如公路基本信息、运行速度,交通量等
公路风险评估
道路基础设施环境信息现场采集
手段:视频采集设备等
注意:采集车辆速度、GPS信号情况等
视频、GIS、桩号的对应关系
公路风险评估
手段:雷达测速枪、气压管等
注意:各种车型运行速度、样本量要求、观测过程减少对驾驶员影响
运行速度及交通组成数据现场采集
省道***村庄路段
GPS坐标:(119:12:31、30:42:28)
观测人:***
车辆类型:1小客、2大客、3大货、4小货、5摩托车、6三轮摩托车、7农用机动车
行车方向:A-广德至宁国方向,B-宁国至广德方向
公路风险评估
实施步骤:
(2)数据标准化处理
,将公路指标及对应属性分类和量化,按 100m为一个单元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
标准化数据质量控制
公路风险评估
实施步骤:(2)数据标准化处理
根据模型分析需要数据处理
数据编码培训-团队共识
数据编码实施-每100米记录信息
质量控制
标准化27个基础支撑因素
每人天20-50km
公路风险评估
公路基础条件因素24个:
视频分析:隧道 中间带类型 中心振动标线 路侧危险物(左侧和右侧) 路肩振动标线或振动带 交叉口类型 交叉口安全性 交叉口交叉角度 接入口 单向车道数 弯道安全性 路面抗滑性 诱导标志标线 照明 减速标线与减速丘等速度管理措施 辅路 视距
基础资料+视频量测:车道宽度路 肩宽度(左、右)路侧危险物距车道边缘线距离(左侧和右侧)
检测车测量或图纸:平曲线半径 坡度
基础资料+现场测试:不同车型运行速度差 交通量 运行速度
公路风险评估
实施步骤:(2)数据标准化处理
公路风险评估
实施步骤:(2)数据标准化处理
数据标准化 – 质量检查
为了保证数据质量
有经验的数据标准化团队
专门的质量检查人员
多轮检查流程
数据检查辅助工具
公路
02-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实施技术指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