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不足及改进策略
任昌霞 摘要:随着我国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并不能够完全满足不断变化的客观经济环境的需要,仍存在一系列尚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这一课题的探讨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者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部分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者的责任心不强,加之调换频繁,不能够正确履行会计职能,有章不循甚至玩忽职守。诚信失范已经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它动摇了经济社会信用基础,影响了国家经济运行的安全。一方面,财务管理工作者要认真学习职业道德的理论知识,提高职业素质,掌握有关会计法律法规,提高法律意识,熟练掌握和正确应用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加强道德修养,做到自重、自律、自强,依法理财,照章办事。另一方面,加强会计诚信和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关键是企业负责人。因为他们掌握着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的支配权。会计诚信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负责人的职业道德高低,所以说,必须对单位领导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以便其更好地掌握会计法规。
(四)会计凭证、账簿失真,往来账务处理混乱
原始凭证方面,收受的原始凭证不规范。有些事业单位对原始凭证审核粗糙,原始凭证规定的内容填写不全。记账凭证方面,填制的记账凭证不准确。有的单位填制会计记账凭证摘要写得过于简单,不能说明经济业务的具体情况和内容,会计科目名称不规范,处理业务不及时。账务处理不规范,预算外收入挂在往来账,在年终结账时,不将收入和支出结转“结余”科目,而是将收入和支出相对转,不符合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使“结余”科目不能正确、完整地反映核算单位的结余状况,还有一些单位的固定资产不入账,形成了账外资产。
(五)财会管理措施不到位,控制体系不规范
目前不少事业单位会计出纳由一人兼任,移交不规范,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内部财务管理失控,给违法违纪行为造成可乘之机。对公用支出采用实报实销制度,也即根本不进行有效控制,结果导致各个部门在公用经费使用中花多花少的都一样,没有能够营造出奖惩分明的氛围,更为严重的是导致内部不同部门之间形成攀比,内部财务控制形同虚设,相关文件法规的严肃性受到漠视。
(六)违法违纪手段比较隐蔽、不断变化
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大量违法违纪问题,其手段十分明显,监督部门稍加检查就能够发现;但也有不少单位的作假手段隐蔽,作假技术也在变化,如利用关联方交易。利用外购业务,地区、部门联系造假账以骗取股民资金、虚构政绩等,增加了监督难度。对财务工作中数据失真、监督不力、违法违纪等问题追究法律责任的比较少,许多问题只是调账或轻微罚款了事,甚至不了了之,严重影响了会计法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三、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
为了更好地促进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改革,针对存在的问题,笔者建议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解决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中出现的矛盾的相应对策。
(一)树立全新观念
进入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快,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要想在新形势下抓住机遇,就必须及时进行知识的更新,才能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在市场经济中理财,只有先更新观念,才有可能理财制胜。因为新观念会带来新思维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不足及改进策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