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生活欺诈了你》赏析
该诗写于1825年,正是诗人流放南俄敖德萨同当地总督发生矛盾后,被押送到其父亲的领地米哈伊洛夫斯科耶村幽禁期间所作。从1824年8月至1826年9月,这是一段极为孤单寂寞的生活。面对12月党人起义前后
《假如生活欺诈了你》赏析
该诗写于1825年,正是诗人流放南俄敖德萨同当地总督发生矛盾后,被押送到其父亲的领地米哈伊洛夫斯科耶村幽禁期间所作。从1824年8月至1826年9月,这是一段极为孤单寂寞的生活。面对12月党人起义前后强烈动乱的社会风云,普希金不单同火热的斗争相隔断,而且与众多亲密无间的挚友亲朋相分别。幸好夜晚,有终生挚爱的奶妈相陪同,讲故事为他消愁解闷;白天,到集市上去,与纯朴的农人为友,和他们讲话,听他们唱歌。孤寂之中,除了念书、写作,周边庄园奥西波娃一家也给诗人烦闷的幽禁生活带来了一片温馨和慰藉。这首诗就是为奥西波娃15岁的女儿姬姬所写的,题写在她的纪念册上。
普希金自言,要“用诗歌唤起人们和善的感情”,别林斯基也曾说过:“普希金天性是可亲可爱的人,他是全心全意愿意向每一个他觉得是‘人’的人伸手的他内心有着很多赤子似的和善、温良和柔顺的成分。”因而“在普希金的任何感情中永远有一些特别尊贵的、温和的、柔情的、馥郁的、优雅的东西。”《假如生活欺诈了你》这首诗就典型地体现了这种思想特点。该诗以一个假
设句破题,劈头就是一个“假如”,此时26岁的普希金,面对的是一个单纯的女孩,他宛如一位饱经风霜而又无比温厚的长者,忧如生怕碰伤这棵稚嫩的幼苗,于是从未来着笔,使用一种带有预言的口吻叮嘱、鼓励涉世未深的少女,如果出现这种偶然实际上,这个关于无知的对话者所作的带有推断性假设意义的假
说,正是变幻莫测的人生中的一种必定现象,即生活中不可能没
悲伤、烦忧,可是你要控制、忍耐,因为还有一个“欢喜的日子”就要到临。这欢喜是针对悲伤而言的,不是现在时,而是属于未
来的。紧跟后来,在第二个诗节中,诗人进一步指出,这未来,并非现实生活中,漫漫长夜之后,遥远的明天,而是心灵生活中
的未来,这就引出了下面的富有深刻哲理的诗句:“转眼间一切都会过去,/而过去了的,将会变得可亲。”显然,在这里,诗人并未一般地开出常人司空见惯的用时间医治心灵创伤的这贴药方,
而是要人面向内心世界,放眼于未来,推行一种自我精神调节法,究其实,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赏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