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广播电视大学30年开放实践与新时期新使命
葛道凯
摘要:中央广播电视大学30年始终肩负着“扩大高等教育机会,努力使人人享有优质教育”的使命,在履行使命的过程中实现了三次历史性的飞跃,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时期实现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变革,搭建全民学台,建设一流的开放大学的三大新使命。
关键词: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大学;新使命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电大建校30周年,也是邓小平同志亲自倡导并批示创办中央广播电视大学30周年,同时也是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第10年。改革开放30年来,尤其是近10年来,我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开始向人力资源强国进军。面对教育改革发展的新阶段,大家都在思考,如何总结历史经验,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破解发展难题,推进教育科学发展。笔者试图从分析中国开放大学,即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以下简称电大)的开放实践进程,得出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和启示。
一、中央广播电视大学30年开放办学实践
中国基于广播电视的远程教育早期实践可以追溯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建国初期兴起的函授教育和成人业余教育的基础上,各地政府结合广播、电视传输网络,利用黑白电视即将广泛使用的条件,在天津、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成立了区域性的广播电视大学。面向全同志亲自倡导并批示创办的。30年来,广播电视大学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不断发展壮大,其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从建校至80年代中后期,利用当时先进的广播电视手段,为“文化大革命”中失去学习机会的青年提供高等学历补偿教育。电大创办初期,教育的主要对象是“文化大革命”中被耽误学习的广大在职职工、学校教师和城市知识青年,主要任务是利用广播、电视等先进的大众传播媒介,推动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走出传统校园。,到1989年电大创建10周年之时,累计招收高等学历教育学生161万人,,非学历教育结业生200余万人,%。电大发展的第一阶段,圆了百万学子上大学的梦想,培养了大批应用型专门人才,有效缓解了改革开放初期国家经济建设人才的严重短缺。
。从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末,随着学历补偿教育历史使命的逐步完成,电大进行了多种途径、多种形式的办学探索,发挥了广播电视大学为基层、为农村、为行业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作用。如,1986年开始举办普通专科班,1993年开办“大学基础班”,1995年开始招收“注册试听生”,1996年开展计划内“专升本”教育试点,1998年开始高职教育试点;同时,举办广播电视中专教育、卫星电视师范教育、面向农村的广播电视燎原教育;开展了以岗位培训为主的大学后继续教育、职业教育、农村实用技术教育等,实现了从单一的高等专科学历教育向多层次、多样化的办学模式的转变。在教学手段革新方面,这一时期,除了传统的广播、电视授课外,还开发了录音、录像、光盘、多媒体课件,网络教学开始进入多功能教室,教学手段现代化步伐明显加快。
。从199
最新精品中央广播电视大学30年开放实践与新时期新使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