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 2 —
春秋人物主要事迹材料
春秋人物的主要事迹材料
从公元前 770 年到前 476 年,历史上称为春秋时代。在这二百九十多年间,社会风雷激荡,可以说是烽烟四起,求降不得而自杀,吴亡。越王勾践平吴,乃声威大震,乃步吴之后尘,以兵渡淮,会齐、宋、晋、鲁等诸侯于徐州(今山东滕州南),周天子使人命勾践为伯(霸)。时越兵横行于江、淮东,诸侯毕贺,诸称霸王不过此
时,春秋行将终止,霸政趋于尾声,勾践已是春秋结果的一个霸主了。
勾践灭吴称霸,范蠡居功至伟,封上将军,但是范蠡深知大名之下难久居、久受尊名不祥,所以明智地选择了功成身退,自与其私徒属乘舟浮海以行,终不反。范蠡曾遣人致书文种,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成与共乐,子何不去?文种未能听从,不久果被勾践赐剑自杀。传闻范蠡隐居于陶(此地四通八达,为天下中心),改名陶朱公,后以经商致富,曾经三掷千金于天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 5 —
春秋人物主要事迹 4
孟尝君姓田,名文。他的父亲是齐威王的小儿子、齐宣王的异母弟弟。由于孟尝君的生日是五月初五,按照当时的习俗,说这样的孩子一旦长得跟门框一样高了,对他的父母是特别不利的。于是,父亲便想把他扔掉,可是母亲舍不得,坚持着把他养大了。
长大后,他问父亲为什么不要自己,父亲不耐烦地说出缘由。不曾想,孟尝君的一番话令父亲大吃一惊。孟尝君说:人生到底是受制于天呢,还是门框?假设受制于天,那你再忧虑也是没有用的,假设受制于门框,那就把门框抬高就是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孟尝君的才能越来越显现出来,父亲也抛弃了偏见,让他主持家政。父亲去世后,他接替了父亲的爵位及封地。
孟尝君的门下有三千多门客,他们无论出身贵贱,只要到了孟尝君这里,都能受到一致的待遇。
秦昭公听说了孟尝君的名气,就邀请他到咸阳去,说是要拜他为丞相。孟尝君的门客们知道后,都全力反对,可是,孟尝君踌躇一番,最终还是
到秦国去了。秦昭公亲自接待他,孟尝君那么把一件纯白的银狐皮衣送给秦昭公作见面礼,秦昭公特别欣喜,命人把它藏在内府的库里。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 7 —
秦昭公本来真心计划拜孟尝君为丞相,可是,他的大臣说:这个人是齐国的贵族,手下又有那么多的门客,他当了丞相,确定事事先替齐国着想,哪里还会想着我们秦国呢?
秦昭公一听,有些后怕,连忙把孟尝君软禁起来。
孟尝君懊丧没有听取门客们的观法,冒险到秦国来。到了这时,只得想方设法地逃出去。他打听到秦王身边有个受宠的妃子,便托人向她求救。那个妃子叫人传话说:叫我救你们并不难,不过我也梦想能有一件银狐皮衣。
皮衣只有一件,已经献给秦昭公了,哪里还能要回来这时,有一个门客站起来,说:您放心吧,我有手段。
当天夜里,这位门客便潜入王宫的内府库里,把那件银狐皮衣偷了出来。
孟尝君把银狐皮衣送给了那位妃子,妃子公然在秦昭公耳边大说好话,并一再为孟尝君求情,秦昭公真的释放了孟尝君,并发下过关文书,让孟尝君他们回国。
孟尝君一刻不敢停留,急急切忙往函谷关赶去。他怕秦昭公反悔,半路上更改了通行证,连自己的姓名也换了。半夜里,他们来到函谷关,只见关门紧闭,根本无法出去。依照秦国的法则,关口要在鸡叫的时候才能开关放人,可现在离鸡叫的时候还早,如何才能过关呢?
正在大家愁眉苦脸的时候,猛然有个门客学起了鸡叫,他一声接一声地叫着,竟把关里的公鸡引逗得全都叫了起来。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 8 —
守关的兵士以为天要亮了,便开了关门,放孟尝君他们出去了。
孟尝君他们出关不长时间,秦国的追兵就赶到了。原来,秦昭公真的懊丧了,他要杀掉孟尝君,怅然追兵晚到了一步,孟尝君已经跑远了。
其实,这两个立下大功的门客初到孟尝君门下时,大量人还瞧不起他们,自从有了这次体验,大家都很佩服他们。
孟尝君回到齐国,当了齐国的相国,他手下的门客就更多了。
一天,有一个叫冯谖的人,听说孟尝君善待门客,就穿着草鞋来见他。孟尝君把他安置在门客们居住的传舍里,让传舍的舍长善待他。谁知,这个冯谖每天吃饭的时候,都用手指弹自己的佩剑,一边弹,一边唱:长剑回去吧,吃饭没有鱼。
孟尝君听了,觉得很好玩,就对舍长说:给他鱼吃。
冯谖吃到鱼了,可是,他照旧弹剑唱歌:长剑回去吧,出入没有车。
于是,孟尝君给他备了马车。
春秋人物主要事迹材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