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消毒与灭菌的原则和方法
第1页,讲稿共38张,创作于星期二
一、概念
消毒 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之达到无害化的处理。根据有无已知的传染源可分预防性消毒和疫源性消毒;根据消毒的时间可分为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15页,讲稿共38张,创作于星期二
干热消毒灭菌 干热是指相对湿度在20%以下的高热。干热消毒灭菌是由空气导热,传热效果较慢。一般繁殖体在干热80-100℃中经1小时可以杀死,芽胞需160-170℃经2小时方可杀死。
(1)燃烧法 ~焚烧 2)干烤法 ~电热烤箱 ~微波消毒
第16页,讲稿共38张,创作于星期二
湿热消毒灭菌
湿热消毒灭菌是由空气和水蒸气导热,传热快,穿透力强,湿热灭菌法比干热灭菌法所需温度低、时间短。
(1)煮沸法 将水煮沸至100℃,保持5-10分钟可杀灭繁殖体,保持1-3小时可杀灭芽胞。在水中加入碳酸氢钠至1%-2%浓度时,沸点可达105℃,能增强杀菌作用,还可去污防锈。在高原地区气压低、沸点低的情况下,要延长消毒时间(海拔每增高300m,需延长消毒时间2分钟)。
第17页,讲稿共38张,创作于星期二
消毒时间均从水沸后开始计时。若中途再加入物品,则重新计时,消毒后及时取出物品,保持其无菌状态 .经煮沸灭菌的物品。“无菌”有效期不超过6小时。
第18页,讲稿共38张,创作于星期二
(2)高压蒸汽灭菌法高压蒸汽灭菌器装置严密,输入蒸汽不外逸,温度随蒸汽压力增高而升高,当压力增至103-206kPa时,-132℃。高压蒸汽灭菌法就是利用高压和高热释放的潜热进行灭菌,为目前可靠而有效的灭菌方法。适用于耐高温、高压,不怕潮湿的物品,如敷料、手术器械、药品、细菌培养基等。
第19页,讲稿共38张,创作于星期二
高压蒸汽灭菌法的注意事项
第一,无菌包不宜过大(小于 50cm×30cm×30cm),不宜过紧,各包裹间要有间隙,使蒸汽能对流易渗透到包裹中央。消毒前,打开贮槽或盒的通气孔,有利于蒸汽流通。而且排气时使蒸汽能迅速排出,以保持物品干燥。消毒灭菌完毕,关闭贮槽或盒的通气孔,以保持物品的无菌状态。
第20页,讲稿共38张,创作于星期二
第二,布类物品应放在金属类物品上,否则蒸汽遇冷凝聚成水珠,使包布受潮。阻碍蒸汽进入包裹中央,严重影响灭菌效果。
第三,定期检查灭菌效果。经高压蒸汽灭菌的无菌包、无菌容器有效期以1周为宜。
高压蒸汽灭菌效果的监测:有以下三种方法
第21页,讲稿共38张,创作于星期二
第一种是工艺监测,又称程序监测。根据安装在灭菌器上的量器(压力表、温度表、计时表)、图表、指示针、报警器等,指示灭菌设备工作正常与否。此法能迅速指出灭菌器的故障,但不能确定待灭菌物品是否达到灭菌要求。此法作为常规监测方法,每次灭菌均应进行.。
第二种是化学指示监测。利用化学指示剂在一定温度与作用时间条件下受热变色或变形的特点,以判断是否达到灭菌所需参数。
第22页,讲稿共38张,创作于星期二
湿热与干热各有特点,互相很难完全取代,但总的说来,湿热的消毒效果较干热好,所以使用也普遍。湿热较干热消毒效果好的原因有三;①蛋白质在含水多时易变性,含水量多,愈易凝固;②湿热穿透力强,传导快。③蒸汽具有潜热,当蒸汽与被灭菌的物品接触时,可凝结成水而放出潜热,使湿度迅速升高,加强灭菌效果。
第23页,讲稿共38张,创作于星期二
光照消毒
(1)日光曝晒法 日光由于其热、干燥和紫外线作用,具有一定的杀菌力,将物品放在直射日光下,曝晒6小时,定时翻动,使物体各面均受日光照射。此法多用于被褥、床垫、毛毯、书籍等物品的消毒。
第24页,讲稿共38张,创作于星期二
(2)紫外线灯管消毒法
注意事项:①注意眼睛、皮肤的保护,照射时嘱病人勿直视紫外线光源,可戴墨镜,或有用纱布遮盖双眼。用被单遮盖肢体,以免引起眼炎或皮肤红斑。②紫外线灯管要保持清洁透亮。灯管要轻拿轻放。关灯后应间隔3-4分钟后才能再次开启。一次可连续使用4小时。③定期监测消毒效果。紫外线的杀菌力取决于紫外线输出量的大小,灯管的输出强度随使用时间的增加而减弱。故日常消毒多采用紫外线强度计或化学指示卡进行监测,新管(30W)不低于100μW/cm2
第25页,讲稿共38张,创作于星期二
3.空气净化 空气本身缺乏细菌维持生活所需的营养物,再加上日光对细菌的影响,故空气中细菌很少。但如果室内光照和通风较差,同时微生物不断地从室内人群的呼吸道、皮肤排出,以及室内物品表面的浮游菌。使室内空气中细菌比室外多。利用通风或空气过滤器可使室内空气中的细菌、尘埃大
消毒与灭菌的原则和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