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赤壁赋总结版.ppt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3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赤壁赋 苏轼
整体感知,把握思路,体会感情感
问题一:
苏轼与客游赤壁时心情是如何变化的?
试从文中找出关键词。
乐甚
愀然
喜而笑
第一步:读
问题二:
“情随景生,景随情变”,随着情水 月 人

不变
逝者如斯
盈虚如彼
生老病死
未尝往也
卒莫消长
代代相承
:如何评价作者的观点? 谈谈对自己的启示。
他的人生态度是乐观的,作者表明的观点是希望一个人不要发无病之呻吟,不要去追求那种看似超脱尘世其实却并不现实的幻想世界;而适应现实,在目前这种宁静恬适的环境中不妨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但也有负面因素,主张随遇而安也可能导致斗志的消减。

但苏轼是在走出监狱到达流放地而几乎丧失自由的情况下说这番话的,反映了他的坦荡、旷达和强烈的生活信念,值得肯定的方面是主流。
第五段
?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本段感情色彩为“喜”,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主要写客人听了苏子的话,身心释然,主客开怀畅饮,兴尽酣睡。

这样结尾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遭受迫害,贬滴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不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你认为当时真有这样一场主客问答吗?他们所表现的人生态度有什么不同?
合作探究
主和客其实是苏轼人生的两个层面:
1、主——作为道者的苏轼
——达观——因缘自适,随遇而安
2、客——作为儒者的苏轼
——悲观——人生短暂,生命渺小
归纳总结
本文的艺术特色:
,是行文结构波澜起伏,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因之得以层层展现、深层揭示。
、议论、抒情的紧密结合。
一层:夜游之乐
1.泛舟赤壁,襟怀开朗 (乐)
二层:乐极悲来
2.饮酒放歌,箫音怨慕 (转悲)
3.慨叹人生,苦短失意 (悲)
三层:因悲生悟
4.苏子作答,妙语解颐 (转喜)
5.主客尽欢,忘情尘世 (乐)
结构
情感
一、重点字词
七月既望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纵一苇之所如
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
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方其破荆州
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jīng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既,过了;望,农历每月十五日
徐:舒缓地 兴:起,作
纵:任;如:往
Lí 寡妇
愀(qiǎo )然:忧郁的样子
危坐:端坐
方:当
舳舻(zhú lú ):战船前后相接。这里指战船
酾(shī)酒:斟酒
shuò
举匏樽以相属
哀吾生之须臾
知不可乎骤得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洗盏更酌
相与枕藉乎舟中
匏(páo 咆)樽:用葫芦做成的酒器。
须臾(yú):片刻,时间极短
骤:突然
卒:最终
盖:表推论原因 曾:zēng,与不连用,连…都
假若,假如
更gēng酌:再次饮酒
枕藉jiè:相互枕着垫着
二、指出通假字并解释
1、举酒属客 举匏尊以相属
(属,通“嘱”劝酒  )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冯,通“凭”乘)
3、山川相缪 
(缪,通“缭”连结、盘绕)
4、举匏尊以相属
(尊,通“樽”,酒杯)
三、词类活用(指出用法,解释词义)
1、歌窈窕之章 扣舷而歌之(歌,名作动 唱)
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舞,使……起舞;泣,使……哭泣)
3、正襟危坐(正,形作动 整理)
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南,名作状 向南)
5、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西、东,名作状,向西、向东)
6、顺流而东也 (东:向东进军、东下)
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渔樵,名作动,打鱼砍柴)
8、侣鱼虾而友麋鹿 
侣、友:意动用法 以……为伴、以……为友)
1、望:
七月之望(名词,阴历的每月十五日)
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 眺望,向远处看)
2、歌:
扣舷而歌(唱)
歌曰(歌词)
倚歌而和之(歌声)
3、如:
纵一苇之所如(往)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像)
一词多义
4、然:
其声呜呜然(……的样子,像声词词尾)
何为其然也(这样)
5、长:
抱明月而长终(永远)
而卒莫消长也(增长)
6、于: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
月出于东山之上(从)
徘徊于斗牛之间(在)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
托遗响于悲风(给)
7、之:
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

赤壁赋总结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飞扬的岁月
  • 文件大小5.44 MB
  • 时间2022-07-2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