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黄鹤楼教案设计.docx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黄鹤楼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1。我要背会《黄鹤楼》一诗和它的课下注释。
《黄鹤楼》一诗的一个知识点。
教学设计:
第一张幻灯片内容—- 讨论话题:诗歌。
(如今开场讨论。讨论时间:5分钟)
的腔调和诗句的断句,我们可以表现出诗歌韵律美.
知识点1。古人把腔调分为“平上去入”,分别对应对应我们汉语拼音中的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和第四声。(板书:平上去入 和对应的腔调。不留。)(精品文档请下载)
“2221”或“2212",有人也断为“223"。我们不讨论这个深奥的问题。我们看PPT,我按通常的断句方法断句.(板书:“2221"或“2212”,不留.)(精品文档请下载)
我给同学们示范朗读和哼读首句“昔人已乘黄鹤去”.
好!下面,我请同学们用10分钟的时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诵读这首诗,注意腔调和断句。你可以读给自己听,也可以读给你的前后左右的某个同学听(我不赞成自由交换座位!)。】(精品文档请下载)
第六张幻灯片内容——
二、读诗眼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知识点3、“诗眼"指诗歌作品中的点睛之处。我们都知道“画龙点睛”的故事,一条画中的龙因为有了眼睛就活了,,有的诗因为某个字词而有了感情基调,有的诗因为某个字词而有了新的意义,有的诗因为某一联诗句而有了很强烈的画面感。那么,这首诗中的某个字、词、诗句就是“诗眼"。(精品文档请下载)
如今,我请同学们答复:《黄鹤楼》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呢?
我预计学生可以答复出“愁”字,还可能有“黄鹤",或者其他词句。
解析:“愁"字是《黄鹤楼》一诗的诗,表现了整首诗的感情基调——“愁”。
请同学们用词语来表达一下。
(我预计可以有以下答案:发愁、愁思、愁绪、惆怅、愁闷等。)
(板书:愁,表现 感情。留.)
其余的字词都不是《黄鹤楼》一诗的“诗眼",这些词语不是诗眼,也各自有各自的好处。例如:“黄鹤”一词,在题目中有,在第一、二、三句诗中也有,贯穿了诗歌的题目和前三句诗句,让《黄鹤楼》这首诗的语言显得特别连接,语言衔接非常紧凑,强调了黄鹤和黄鹤楼的关系很亲密。其余同学们提出的词语,我们可以作为课后讨论内容,互相PK一下。(学生提出的词语,老师板书后不留,但老师必须有其他的记录方式,可作为问题和其他老师或一些学生共同研究。)(精品文档请下载)
我估计用时需要10分钟。】
第七张幻灯片内容-—
三、读对句
例:晴川 / 历历 / 汉阳 / 树,
芳草 / 萋萋 / 鹦鹉 / 洲.
解析:“晴川”对“芳草",名词对名词;
“历历”对“萋萋",( );
“汉阳”对“鹦鹉”,( );
“树”对“洲”,( )。
(知识点4、对句,不解释名词,:晴川“晴川”对“芳草”,地理名词对植物名词;“历历"对“萋萋”,是叠音词对叠音词,也是形容词对形容词;“汉阳”对“鹦鹉",地理名词对动

黄鹤楼教案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ltawn
  • 文件大小375 KB
  • 时间2022-07-2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