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
南通大学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
冯金荣
jinrong532@
概述
1843年,Buski在伦敦船员医院的一位印度水手尸体的小肠内发现本虫。成虫死后象一块“生姜片”,所以把本虫称为“布氏姜片吸虫”( 简称“姜片虫”)。
概述
姜片虫是人体肠道内寄生的最大型的吸虫,其虫卵是寄生于人体的最大蠕虫卵。
姜片虫可以引起姜片虫病,主要引起消化道症状,包括腹痛、腹泻,营养不良等。
人感染姜片虫病主要是因生食水生植物所致,如茭白、荸荠和菱角等。
一、姜片虫形态
(一)成虫形态
长椭圆形,肥厚,背腹扁平;
活体为肉红色,如新鲜肉片;
死后呈灰白色,形似姜片。
体长20~75mm×8~20mm,人体肠道内寄生的最大型的吸虫。
附着器官:
口吸盘小,位于虫体前端。
腹吸盘位于口吸盘后,肌肉发达,呈漏斗状,较口吸盘大4~5倍,肉眼可见。
消化器官:
口—咽—食道—两肠支。
肠支在腹吸盘前分支,呈波浪状弯曲,向后延至虫体末端。
一、姜片虫形态
(一)成虫形态
一、姜片虫形态
(一)成虫形态
生殖器官:雌雄同体
两睾丸高度分支呈珊瑚状,前后排列于虫体后半部。
卵巢位于睾丸前,呈佛手状分支。
子宫盘曲于中前部,
卵黄腺位于两侧。
一、姜片虫形态
(二)虫卵形态
形状:长椭圆形
大小:平均130×80µm,常见蠕虫卵中最大
颜色:淡黄色
卵壳:卵壳薄,卵盖不明显
内容物:1个卵细胞和数十个卵黄细胞
二、姜片虫生活史
成虫
虫卵
胞蚴、母雷蚴、子雷蚴、尾蚴
囊蚴
童虫
入水
中间宿主:扁卷螺
水生植物
经口感染
经1—3月发育
(一)生活史图解
毛蚴
(小肠上段)
(在人体内发育)
(在人体外发育)
姜片虫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