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酱油生产技术.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0
酱油生产技术
§1 酱油原料及处理
酱油是一种咸味调味品,它是以蛋白质原料和淀粉质原料为主料经微生物发酵酿制而成。
酿造方法
传统 承受野生菌制曲、晒露发酵,生产周期长,原料利用率低,卫生条件差。
现代,在用 增鲜、防腐杀菌。
2〕添加量 %
留意:工业盐为什么不行以食用?吃了有什么病症?
氯化钠
亚硝酸钠
1、外观
相像,白色晶状颗粒,密度几乎相
外观相像,白色晶状颗粒,密度几乎一样,有咸
同,有咸味,同属盐类
味,同属盐类。
2、用途
建筑,染料、药物、防锈剂、印染、漂白等。
3、对人体安康影响
维持人类生命的必需品
无情的“杀手”,毒性很强。误将亚硝酸钠当食盐, 食用而中毒。
4、缘由
增氧
缺氧
5、病症
头晕、头胀、耳鸣,全身无力,手脚麻手,并会
有恶心呕吐、腹泻,心悸,血压下降,呼吸困难
等病症,严峻时发生抽搐,昏迷,如抢救不准时,
或摄入量过多,就会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6、熔点
801℃
271℃
〔四〕水 P5
没有污染,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二、原料处理 P5
1、原料处理有何要求?颗粒细而均匀,润水充分,适当蒸煮,快速泄压和冷却。
2、豆饼轧碎 1〕作用和要求 P6
2〕原料裂开细度
3、加水目的及加水量 P6
4、蒸料
蒸煮目的、要求 P7
目的 使原料中蛋白质完成适度的变性,便于被米曲霉发育生长所利用,并为以后酶分解供给根底。使原料中淀粉吸水膨胀而糊化,并产生少量糖类,这些成分是米曲霉生长生殖的养分物。 能消灭附在原料上的微生物,以提高制曲的安全性,给米曲霉正常生长发育制造有利条件。
要求:一熟、二软、三疏松、四不粘手、五无夹心、六有熟料固有的色泽和香气。加压蒸料操作时应留意:设备安全、人身安全。
蒸料的把握 N 性蛋白〔原料未蒸熟〕、适度变性〔效果好〕、过度变性
蒸料操作
熟料质量标准
5、其它原料的处理
如小麦、大麦、米糠、面粉等。液化糖化法是近年来进展的一门技术,其有很多优点。P10
§2 种曲制造
10
一、酿造酱油微生物有哪些?
传统方法 制曲是依靠野生菌自然生殖发酵,因含无益菌、有害菌混杂,曲的酶活力不高,原料利用率低,有的杂菌会使产品带有异味甚至产生有毒有害物质。
现代方法 用纯菌种制曲,50 年月米曲霉优良菌株纯种发酵在全国推广。
纯培育的耐盐酵母、耐盐乳酸菌应用于酱油发酵,用来提高酱油的风味。制曲和酱醅〔酱醪〕发酵是酱油生产中的 2 个重要阶段。
在制曲阶段 米曲霉分泌和积存的酶对酱醅发酵的快慢、色素和鲜味成分的生成以及原料利用率的凹凸有直接的关系;
在酱醅发酵阶段 酵母菌和酱油乳酸菌的发酵产物对酱油风味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酱油酿造微生物主要有米曲霉、酱油曲霉、酵母菌、乳酸菌。
1、米曲霉
是曲霉的一种,由于它与黄曲霉格外近似,所以同属于黄曲霉群。
1〕外观与形态 黄绿色,个体形态:分生孢子头呈放射形,顶囊近球形,分生孢子外表平滑,少数有刺,依靠各种孢子生殖,以无性孢子生殖为主。在适宜条件,米曲霉可生成大量分生孢子。2〕酶系简单 分泌的胞外酶有:蛋白酶、a-淀粉酶、糖化酶、谷氨酰胺酶、果胶酶、半纤维素

酱油生产技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世界末末日
  • 文件大小131 KB
  • 时间2022-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