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物与环境
45
*
第1页,讲稿共35张,创作于星期二
45
*
动物生态
第2页,讲稿共35张,创作于星期二
45
*
生物与环境
一、环境的定义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二、生物的环境分区
三、生物化无眼的鱼类和甲壳类;生物骨骼多为硅质,食泥或食腐
第16页,讲稿共35张,创作于星期二
45
*
二、生物的环境分区 2、海洋生物分区
远洋生物区plagic
范围:指远离海岸的半深海和深海区上层水域
环境特点:上部为透光带、下部为无光带
生物特点:为远洋浮游生物和游泳生物的主要生活场所。浮游生物是海洋生物的主要食源,它们死亡后壳体沉入海底常形成硅藻、放射虫、或有孔虫软泥
第17页,讲稿共35张,创作于星期二
45
*
二、生物的环境分区 2、海洋生物分区
远洋生物区plagic
为远洋浮游生物和游泳生物的主要生活场所。浮游生物是海洋生物的主要食源,它们死亡后壳体沉入海底常形成硅藻、放射虫、或有孔虫软泥
第18页,讲稿共35张,创作于星期二
45
*
生物与环境
一、环境的定义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二、生物的环境分区
三、生物的生活方式
四、影响生物生存的主要环境因素
五、群落与生态系
六、环境的古生物学分析方法
第19页,讲稿共35张,创作于星期二
45
*
三、海洋生物的生活方式
1、生活方式mode of life
即生物为适应生存条件而具有的习性和行为
包括摄食方式、居住类型和运动方式等
第20页,讲稿共35张,创作于星期二
45
*
三、海洋生物的生活方式
根据海洋生物的摄食方式和食物类型分为:
食草动物、食肉动物、食腐动物、滤食动物、食泥动物、寄生生物、杂食动物
根据海洋生物的居住地段和运动方式为:
游泳生物、浮游生物、假浮游生物、底栖生物
第21页,讲稿共35张,创作于星期二
45
*
海洋生物的生活方式
第22页,讲稿共35张,创作于星期二
45
*
三、海洋生物的生活方式
游泳生物nekton:
具游泳器官、能主动游泳的生物
特征:身体常呈流线型,两侧对称,运动、捕食和感觉器官较发达
主要类型:多为进化较高级的食肉动物,如无脊动物中的头足类和脊椎动物中的大多数鱼类
第23页,讲稿共35张,创作于星期二
45
*
三、海洋生物的生活方式
浮游生物plankton:
没有真正的游泳器官,常随波逐流、被动地漂浮在水中
特征:身体一般呈辐射对称的圆形或球形,个体微小,骨骼不发育或质轻多孔,壳常多刺以增大表面积
主要类型:单细胞微小的动物和植物以及其他一些生物的幼虫(如硅藻、放射虫、抱球虫,海绵、腔肠、软体动物等的幼虫)
第24页,讲稿共35张,创作于星期二
45
*
三、海洋生物的生活方式
假浮游生物pseudoplankton:
没有真正的游泳器官,往往附着在水草、树干或其它游泳生物的身上,被动地在水中漂浮
特征:多起源于底栖生物,特别是底栖固着生活的生物,因此兼具有底栖和浮游生物的一些身体结构特征
主要类型:如某些海百合、部分笔石、少数双壳类和腕足类等
第25页,讲稿共35张,创作于星期二
45
*
三、海洋生物的生活方式
底栖生物benthos:
指生活在水层底部,经常离不开基底的生物
包括表生生物和内生生物
表生生物epibenthos:生活在基底表面以上的底栖生物。包括底栖活动型生物和底栖固着生物
内生生物endobenthos:生活在基底表面以下的生物。包括潜穴生活的生物和钻孔生活的生物
第26页,讲稿共35张,创作于星期二
45
*
生物与环境
一、环境的定义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二、生物的环境分区
三、海洋生物的生活方式
四、影响生物生存的主要环境因素
五、群落与生态系
六、环境的古生物学分析方法
第27页,讲稿共35张,创作于星期二
45
*
生物与环境
一、环境的定义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二、生物的环境分区
三、海洋生物的生活方式
四、影响生物生存的主要环境因素
五、群落与生态系
六、环境的古生物学分析方法
第28页,讲稿共35张,创作于星期二
45
*
五、群落与生态
群落community:
共同生活在一定地区(小生境)的生物自然组合,这些生物在生活期间,在某些方面(如食物链、保护作用、居住条件等)相互依赖、相互作用。也即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的生态领域内的所有物种的总和
群落有4个基本特征:
生活于同一环境中,具有一定的时空范围
群落间的生物彼此间相互依赖、相互作用
每个群落有其特征性的生物(特征种)
具有特征性的营养结构(食物链)
第29页,讲稿共35张,创作于星期二
45
*
五、群落与生
生物与环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