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诊治进展
第1页,讲稿共45张,创作于星期二
甲状腺结节发病情况
甲状腺结节:各种原因导致甲状腺内出现一个或多个组织机构异常的团块
可触及结节发病率随年龄增加,50岁以后达到5%。但尸检、手术探查、超声敏感的检查方法
结节恶性变的特征:
微小钙化
结节边缘不规则
结节内血流信号紊乱
评价:
三个特征特异性高,均达到>80%,但敏感性较低,29%-%:单独一项特征不足以诊断恶性病变;如果同时存在2种以上特征或低回声结节中出现其中一个特征时,诊断恶性变的敏感性可提高到87%-93%
第13页,讲稿共45张,创作于星期二
高清晰甲状腺超声检查
结节恶性变的特征:
低回声结节侵犯到甲状腺包膜外或甲状腺周围的肌肉中
低回声结节伴颈部淋巴结肿大,同时超声显示淋巴结门结构消失、或呈囊性变,或淋巴结内出现微小钙化,或血流信号紊乱
超声下甲状腺结节癌变征象:
1、缺乏晕环征2、实体或低回声3、回声异质性4、边缘不规则5、微钙化6、腺体外延伸
第14页,讲稿共45张,创作于星期二
甲状腺MRI和CT检查
1. 在甲状腺结节发现和结节性质的判断方面,MRI或CT不如甲状腺超声敏感,而且价格昂贵。故不推荐常规使用
2、在评估甲状腺结节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特别是用于发现胸骨后甲状腺肿上有特殊诊断价值
18PDG-PET扫描阳性结节33%会恶变且进展很快。
第15页,讲稿共45张,创作于星期二
甲状腺核素显像
唯一一种能评价结节功能状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依结节对放射线核素摄取能力可将结节分为“热结节”、 “温结节”和“冷结节”
“热结节”占10%,“冷结节”占80%
“热结节”中99%为良性,恶性极为罕见;“冷结节”中恶性率5%-8%。
当结节囊性变或甲状腺囊肿者,甲状腺核素显像也表现为“冷结节”
第16页,讲稿共45张,创作于星期二
甲状腺细针吸取细胞学活检(FNAC)
是鉴别良、恶性最可靠、最有价值、首选方法
敏感性83%,特异性92%,准确性95%,诊断甲状腺癌的正确性70%-97%,%-9%,假阴性0%-4%
FNAC可用于术前明确癌肿的细胞学类型,有助于确定手术方案
FNAC不能区分滤泡状癌和滤泡细胞腺瘤
第17页,讲稿共45张,创作于星期二
实验室检查 和影像学检查
甲状腺结节>1cm或18PDG-PET扫描显示弥漫或局限性摄取时,应检查TSH。
如果TSH低下,需要做核素扫描检查,高功能结节恶变率很低,无需细胞学评估
如果TSH升高,甚至只是接近正常值上限,也需要对结节进行评估,此时结节恶变率较高。
2、已知或可疑结节均应行超声检查(低回声、结节内血供丰富、不规则边缘、结节内微小钙化、晕圈缺如或结节高度超过宽度等、以及颈部淋巴结浸润病变等)。
3、Tg不是常规检查项目,不特异也不敏感
4、常规血清降钙素检测皆不支持也不反对。
5、FNA(或超声引导下FNA)是性价比最高和最准确的术前评估方法,一般用于>1cm的结节,可疑>5mm结节也可使用。
第18页,讲稿共45张,创作于星期二
判断结节良恶性时注意几点
*结节的良、恶性与结节的大小无关,,恶性并不少见
*结节的良、恶性与结节是否可触及无关
*结节的良、恶性与结节单发或多发无关
*结节的良、恶性与结节是否合并囊性变无关
第19页,讲稿共45张,创作于星期二
1、BRAF基因突变与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高侵袭性因素(肿块呈多灶性、侵犯腺体外、发生颈侧区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2、对于BRAF基因突变的甲状腺微小癌患者,肿块位于上极且伴有中央淋巴结转移,应予以更积极的治疗方式以及术后的密切随访。3、可用来作为一种新的补充手段,辅助制定最合适的初治方案、手术方式及后续的随访治疗,在甲状腺微小癌监测病情进展中可能具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第20页,讲稿共45张,创作于星期二
良性结节的几种治疗方法
1、L-T4抑制治疗
2、手术治疗
3、超声引导下经皮酒精注射(PEI)
4、放射性131碘治疗
第21页,讲稿共45张,创作于星期二
优甲乐治疗有何作用?
多个随机对照和三个荟萃分析研究共同提示,用优甲乐抑制TSH可能有助于减小结节,且可预防低碘地区人群长出新结节。
但碘摄入正常人群效果不明显。
大约只有17~25%的结节缩小达50%以上。
碘摄入正常地区不推荐常规使用.
结节已经增大的患者没有数据支持继续应用,可以考虑继续观察或手术。
第22页,讲稿共45张,创作于星期二
手术治疗 适应症
1、出现局部压迫症状
2、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
3、结节进行性
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诊治进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