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拟写题”应试指津
【真题再现】
北京奥运会,中国代表团位居金牌榜榜首。伦敦奥运会,将于7月27日至8月12日举行,中国将派最优秀的运动员参赛,力争取得更好的成绩。为激励中国代表团,某网站征集对联,请根据上们面前揭开了海的神秘——那不是狂暴的、不测的、可怕的神秘,而是幽静的、和平的、愉悦的神秘。我们的脚下仿佛轻松起来,平静地,宽阔地,带着欣幸与希望,走上了那洒满银光的路,朝向红玉的琼台走了去。
(节选自鲁彦《听潮》)
就站在海边,向往这铺天接海的云霞吧。大面积的、扇面形的云霞,从白棉花球的堆积,变成了金色的菠萝。然后出现了一抹玫瑰红,一抹暗紫,像是远方的花圃,雪青色,灰黑色,褐色和淡黄色时隐时现,掺和在一起。整个的天空和海洋也随着这云霞的色彩而渐渐暗下来了,陡地一亮,落日终于从云霞的怀抱里落到了海上,好像吐出了一个大鸭蛋黄,由橙黄、橙红,变得鲜红,由大圆变成了扁圆,最后被汹涌的海潮吞没了。
(节选自王蒙《海的梦》)
五月的维也纳,到处花团锦簇,春意正浓。我到城市远郊的山顶上游玩,当晚被山上热情的朋友留下,住在一间朴素的乡村木屋里,窗子也是厚厚的木板。睡觉前我故意不关严窗子,好闻到外边森林的气味,这样一整夜就像睡在大森林里。转天醒来时,屋内竟大亮,谁打开的窗子?正诧异着,忽见窗前一束艳红艳红的玫瑰。谁放在那里的?走过去一看,呀,我怔住了。原来夜间窗外新的一支缀满花朵的红玫瑰,趁我睡熟时,一点点将窗子顶开,伸进屋来!它沾满露水,喷溢浓香,光彩照人;它怕吵醒我,竟然悄无声息地又如此辉煌地进来了!你说,世界上还有哪一个春天的画面能如此震撼人心?
(节选自冯骥才《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
【借鉴点】
再美的景物,如果缺少了灵动的笔墨,也会黯然失色;相反,若能调动精美的文字,即使寻常的风景,也能光彩照人。尤其是在叙事或抒情之时,若能恰当地加点景物描写,情感会更为充沛动人。三位作家的这些写景片段,至少可以教给我们以下几种技巧:
技巧一:详略有致,景物生辉。描写景物,不在乎长短。详细时,你可以泼墨如云;简洁时,你可以惜墨如金。像鲁彦的《听潮》,通篇是写景,也正是描写细腻,才让潮来潮去的景象宛若眼前。王蒙先生的《海的梦》笔墨细腻,将海边日落之景描绘得极为逼真。冯骥才先生笔下的春景,则是用“窗外新的一支缀满花朵的红玫瑰”营造出了“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奇妙效果。文字不多,景物却犹如画龙点睛,令文章光彩夺目。
技巧二:活用修辞,景物出彩。写景的文章,总是离不开精美的修辞手法。用比喻,景物会形象逼真;用拟人,景物会平添情感;用排比,景物会美如画卷;作比较,景物会特点鲜明。在鲁彦笔下,波浪像在“轻轻吻着岩石”,又“朦胧欲睡似的”,就连远处的灯塔也变成了“一颗红玉”,其温柔、美丽的特点真是活灵活现。如果缺少了这些修辞,景物还会有这种动人的风采吗?
“对联拟写题”应试指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