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东棉花现状谈棉花产业的振兴
刘璐萍 杨福萍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逐年调整,在全国近几年棉花价格极不稳定的影响下,山东省棉花产量20年来连续下降,并且还有继续下降的趋势。而山东省是用棉大省,纺织用棉量居的现象较为普遍。随着棉花质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棉花加工企业设备更新改造不断强化,棉花市场竞争环境愈加激烈,棉花经营业主的质量意识不断提高,我省棉花质量才呈现出稳步提高的良好势头。
振兴棉花产业应采取的措施
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后,棉花的种植模式、收购方式、加工设备水平、流通渠道、国家扶持政策均有了较大的改变。这种环境的改变,对棉花行业的影响是巨大的,有利有弊。从山东棉花产业现状来看棉花行业的发展,棉花订单农业是发展趋势;棉花集约化生产是方向;企业提高质量意识、竞争意识是基础;有关部门强化棉花产业管理是保证。
(一)棉花订单农业是发展趋势。随着我省棉纺织行业技术的不断革新改造,产品的档次不断提高,产品差异化、个性化更加突出,对棉花原材料的质量,特别是内在指标要求更加严格。棉农种植适合纺织企业个性需求的棉花品种是提高收益的较佳选择,纺织企业根据自身纺织个性特点寻找棉农适合品种,确定种植数量,实行订单种植是今后的发展趋势。
(二)棉花集约化生产是方向。棉花流通体制改革以后,棉花种植不再像计划经济情况下靠行政干预了,“要像抓计划生育那样抓棉花生产”的环境一去不复返了;当前农村种植结构调整,国家对粮食生产越来越重视,各项关于粮食生产的补贴、补助等优惠政策不断出台;农村新生代农民文化素质逐渐提高,知识水平同城市人员不分高低,进城就业、打工成为当代青年农民的时尚,农村劳动力严重缺乏。棉花生产又有费时费力收益不高的特点,要想发展棉花生产,必须提高机械化程度,减少用工成本,实行集约化生产。
(三)企业提高质量意识、竞争意识是基础。行业要发展,产品质量是基础,企业是产品质量的第一责任人。棉花加工企业务必提高质量意识,认真执行国家棉花标准和有关政策,切实履行质量义务,牢固树立“质量就是生命,振兴棉花行业企业有责”的思想,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勇于竞争,在竞争的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有关部门强化棉花产业管理是保证。根据当前棉花行业特点、棉花市场产品质量存在的问题,研究我国棉花流通实际,制定切实可行、有效的措施促进棉花行业快速发展、提高棉花质量水平是当务之急,也是势在必行。各级棉花工作管理部门要充分认识到面临的棉花严峻形势,站在对棉花、纺织等我国民族产业高度负责的政治高度,去分析和解决当前的矛盾。一是积极推进棉花加工企业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在纤检机构对棉花质量监督工作中,将监管和服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从帮助企业提高质量水平出发,加大服务力度,积极推进棉花加工企业质量信用分类监督管理工作,根据不同的质量信用类别采取不同的监管方式和检查措施。加强部门沟通交流,把企业质量诚信评价的结果运用到政府对企业政策调控中,促进企业质量诚信水平提高,实现优胜劣汰。二是国家应制定对高等级棉花的补贴政策。为了提高棉花质量水平,让棉农得到更高的经济效益,满足棉纺企业高档产品的原料需求,国家应制定对高等级棉花、优质棉花进行补贴的政策。三是强化对棉花加工企业的监督检查。纤检机构应加大对棉花加工企业的监督检查力度,检查核实新体制棉花与条
从山东棉花现状谈棉花产业的振兴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