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文化》知识学习要点
第一讲:岭南文化的普泛性特征: 1、区域原生,传统展续 一一原生性
2、面向海洋,放眼世界 一一开放性
3、重商求利,实惠为上 ——重惠实在与求真务实
4、善饮头啖汤,敢为天下先 积极进取与开拓精神
5、向(二)海洋赋予与开拓精神
(三)务实观念与世俗倾向(四)边缘文化与独特个性
第四讲:吸纳与渐进一一岭南文化的发展脉络和历史分期
一、宏观视野下的岭南文化:
1、岭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主体的另一面。
2、岭南文化在它的渐进发展中,逐渐由弱变强,由隐性文化走向显性文化,对中华整体文 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3、要深入理解岭南文化,应从开放、融会的层面去探究,从其与外来文化的碰撞与交流中
去把握。
4、岭南文化善于吸纳融汇新的文化元素,甚至是许多西洋的文化元素,然而,岭南文化却 仍坚持传统中华文化的独立性及其自身海洋文化的独特性。
二、缺席的他者 第一番禺期的岭南文化
(一)缺席之域:
1、番禺期的岭南是 化外之地” ?番禺期的岭南是蛮夷之地 3、番禺期的岭南是不便之地 (二)缺席之势:
1、中原文化是主流文化,岭南文化是非主流文化
2、中原文化是强势文化, 岭南文化是非强势文化
3、中原文化是显性文化,岭南文化是非显性文化
(三)缺席之本:
1、岭南文化是海洋文化,有别于中原的农耕文化,在当时仍处于隐性发展状态。
2、岭南文化是蓝色块文化,具有异质性、独特性、边缘性等海洋文化特征。
三、汉化的定型第一广信期的岭南文化
(一)汉化之基
1、军事之基:汉武帝平定岭南(南越) 2、政治之基:岭南治所的北移
即:由番禺(今广州) 移至 广信(今梧州、封开一带)
广信:初开粤地宜广布恩信”,此地为贺水、漓江汇合流入西江处。
3、思想、文化之基: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大一统的中央集权思想。
(3)处于强势的中原农耕文化
4、生产、科技之基:
(1)生产力的高度发达(2)科学技术水平普遍较高
(二)汉化之形:
1、岭南经学的开创与发展
如:三陈祖孙;陈钦、陈元、陈坚卿。陈钦(著) 《陈氏春秋》
2、士燮游学京师。3、其他文化活动活跃 4、丧葬汉化化5、汉越杂合,粤语形成。
四、海外的激活 第一广州期的岭南文化
(一)士燮家族与广州之名
三国吴王孙权于公元 216年,在士燮死后采纳吕岱建议,将交趾(交州)的南海、苍梧、郁 林、合浦四郡置广州。
(二)海外文明与岭南文化
1、广州海贸与岭南商业文化
(1)隋唐贸易与蕃坊商贸(2)广州商贸与 支那”之名。外国人称当时的 长安”为摩柯支那
(梵文Mahacina) 即大中国”之意。称广州为 支那"(Cina),即中国“。
2、佛教东传与岭南文化
(1)南朝统治者喜僧信佛。 当时的广州,寺院兴盛,僧侣云集。广州四大名寺:光孝寺(三 国东吴大儒士虞番死后兴建)、六榕寺(南朝梁武帝时兴建)、海幢寺(五代时称为 千秋寺”)、 华林寺(南朝梁武帝时兴建)。Eg:昙摩耶舍、在广州光孝寺开坛讲经。波罗末陀(真谛大
师)在光孝寺研究、翻译佛经并传播佛法达 12年之久。Eg:达摩菩提从广州登陆,进入中
国。有诗为证 路行跨水复逢羊,独自栖栖暗渡江 ”
(2)盛唐时
岭南文化知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