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麻黄附子细辛汤综述.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2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麻黄附子细辛汤综述
一老中医一年四时治病 ,不论男女老少,亦不论所患何 病,开手即是麻黄附子细辛汤 .竟而车水马龙,门诊人次逾百 且经年不衰,于是“火神菩萨”申明鹊起,便往一试之。既 至,老医令其伸舌,随口吟曰“麻黄附子细辛汤” 。听说此医者恐惧麻辛附而不敢使用 ; 有 的即便碰到适应证,亦不原独自或稍事加味使用 (仅加一二 味),而必加减的改头换面,或喧宾夺主。 若这样则疗效自然 降低,甚至无效。适至反省之时,不咎思想方法之误,反怨 经方难用。俗语云,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兹联合若 干病例,说说运用本方的几种思想方法,以其抛砖引玉。
方证对应法
方证对应,又称方证相应、方子辨证、汤证辨证等,乃 张仲景著作的一大特点。依照方证对应原则,只需临床特点 性症候与仲景书中的描绘相吻合,便可将经方手到擒来,而 不用受后代创办的诸种辨证方法的限制。直而言之,这其实 是在重复仲景当年的临床实践,可谓运用经方的一条捷 径。如
1992 年 3 月曾治我院某男, 62 岁。患者周身恶寒,
背部尤甚,困倦欲眠,但卧床又难成寐,已历 3 日。其人行 瘦色苍,嗜烟多年,宿患肺气肿。 3 年前曾摄胸片发现肺部 有一暗影,初思疑为肿瘤,经抗炎治疗后暗影消逝。但 3 年 来每年均匀发病3—4次,每次症状均以恶寒思睡为主,且 一定住院 15--30 天,叠经输液 ( 药用抗生素、维生素、肌苷 等)、输血方能逐渐缓解。西医每次诊疗均为“肺气肿” “重
感冒”。此次本应住院,但患者一想起历次输液时手背肿胀 难忍,便心惊肉跳,故欲先服中药一试,如不效再住院。刻 诊:体温 度,精神委靡,困倦思睡,纳尚可,舌淡苔薄 白,脉沉细。
《伤寒论》少阴病篇纲要证是“少阴之为病,脉微细, 但欲寐也。”今患者发病伊始,便周身恶寒,困倦思睡,脉 沉细,显系寒邪直中少阴,而与纲要证基本吻合。故笔者不 受本医历次同一诊疗与治疗的任何约束,而拟使用方证对应 法,投麻黄附子细辛汤温经解表。但虑其年迈体虚,且发病 已 3 日,恐汗多伤正,故不用生麻黄而用炙麻黄,再加炙甘 草以匡扶正气。处方:炙麻黄10g,熟附片15g(先煎半小时),北 细辛6g,炙甘草6g。服1剂,并没有汗出,但周身恶寒, 困倦思睡等症状逐渐消逝,精神转佳。随访 1 年未复发。可 见方证对应法,实为正确运用麻黄附子细辛汤的一条捷径。
病机推求法 《内经》要求医者“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
无者求之”。而“ 守病机”的前提是正确的推求病机,即在尽 可能 尽地 病症,完好的占有四 料的基 上,通 由此及彼、 由表及里的 归纳,剖析 合,最后作出病机 断,以利于 高效 方 。如前所述,在《 寒 》中,麻黄附子 辛 的基本病机是心 阳虚,复感寒邪,表里同病。 是就外感 病而言。若系内 病, 其基本病机 阳虚寒凝。践 明, 只需 心体察,正确推 求出病机其实不困。 但是在四 料不全 (病人函 常碰到 ),就比 麻 了。如《中国村医生》 1993 年第 7 期刊出拙文《左小腿痛 25 天》以后,于 9 月初收到江省 家港市化肥厂生所范医生来信称: 其妻右膝关痛苦多
年(有右膝外史10余年),X光片,断“右副 伴骨上端度 骨 增生” 。市一医院曾 其手 治。因 常复,特函 求服中。笔者 信数遍,茫然
无从下手, 数方,皆不中意。不得已勉力从俗,寄去
用治 久痹的桂枝芍知母加活血通 物 ;并告以四 料不全,没法 推求病机以明确断,希望充云云。范氏于 10 月 13 日来信 :服 6 乏效。患者双下肢酸重,局 部 , 痛明,右膝肌肉度萎 ,近 2 天因参加田
,行走不便……中医四:面色少,舌淡,根部有少许白苔,
脉濡 ,痛 喜温怕冷。笔者据此推求其病机可能属于阳虚寒凝, 遂寄去重 麻黄附子辛加味:生
麻黄30g,熟附片50g(先煎1小时),北细辛20g,熟地60g。嘱 服 6 剂,范氏于 12 月 30 日来信说,“您寄给我的处方, 我爱人服用后成效很好 !共服 6 剂,右膝痛苦所有消逝, 同原
来相同。经强烈的体力劳动亦无任何不适。 ”又说“经多次 病例考证麻黄附子细辛汤对治疗腰腿痛有殊效” 。所谓“特 效”,故为偏执的美名,但亦足以说明推求病机法对于谴选 高效方药的重要性。而谴方不谙病机,如同盲子夜行。
体质辨证法
人之体质,禀于天生,成于后天。而人禀五行,各有着 重。早在《内经》上就记录着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少阳之 人、阴阳和平之人以及木形之人、土形之人、金形之人、水 形之人的心理、生理、病理特点与治疗宜忌等内容。 《伤寒 论》上提到的“酒客”、“淋家”、“疮家”、亡血家”等,亦 属于体质辨证的范围。历代大多重视体质辨证,如近代名医 张锡纯对于体质辨证的论说更为切实详细,

麻黄附子细辛汤综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azhuangzi1
  • 文件大小39 KB
  • 时间2022-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