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诗词《咏老赠梦得》阅读
《咏老赠梦得》
唐白居易
与君俱老也,自问老何如。
眼涩夜先卧,头慵朝未梳。
有时扶杖出,尽日闭门居。
懒
白居易的诗词《咏老赠梦得》阅读
《咏老赠梦得》
唐白居易
与君俱老也,自问老何如。
眼涩夜先卧,头慵朝未梳。
有时扶杖出,尽日闭门居。
懒照新磨镜,休看小字书。
情于故人重,迹共少年疏。
唯是闲谈兴,相逢尚有余。
【赏析】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他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所作《新乐府》、《秦中吟》共六十首,的确做到了“唯歌生民病”、“句句必尽规”,与杜甫的“三吏”、“三别”同为的诗史。中年在官场中受了挫折,但仍写了很多好诗,为百姓做过很多好事,杭州西湖至今留着纪念他的白堤。晚年寄情山水,也写过一些小词。其中《花非花》一首,颇具模糊之美,后世词人如欧阳修、张先、杨慎,都是极为欣赏。
白居易晚年患有眼疾、足疾等各种疾病,给生活带来了诸多的不便,由此,诗人的心态比拟消极。白居易和刘禹锡年龄一样,如今同为老人,彼此对年轻都有自己的看法,诗人深受年老戕害,心中的郁闷一股脑向好友倾吐——“眼涩夜先卧,头慵朝未梳”,由于眼睛简单干涩,一到晚上就不得不早早地上床睡觉;早上起来头又特殊慵懒,连头发都不去梳理。眼疾应当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疾病,不仅是一千多年前的古人,就是当今的很多老年人,同样如此。诗人说自己眼睛干涩,头慵懒,而且“懒照新磨镜,休看小字书”,视力下降也很严峻,这些病症对于当时来说,真是令人束手无策。固然,年轻的副作用不仅仅有眼睛,诗人还说自己“有时扶杖出,尽日闭门居”,腿脚行走特别不便,干脆就深居简出了。在年老的熬煎下,诗人的心态比拟消极,最终不得不发出“唯是闲谈兴,相逢尚有余”的无奈叹息。
扩展阅读:文学的成就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影响极大的大诗人,他的诗歌主见和诗歌创作,以其对通俗性、写实性的突出强调和全力表现,在中国诗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与元九书》中,他明确说:“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创造之则为诗。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由此可以看出,在白居易自己所分的讽喻、闲适、感伤、杂律四类诗中,前二类表达着他“奉而始终之”的兼济、独善之道,所以重视。同时提出了自己的文学主见:“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而他的诗歌主见,也主要是就早期的讽谕诗的创作而发的。
早在元和初所作《策林》中,白居易就表现出重写实、尚通俗、强调讽喻
白居易的诗词《咏老赠梦得》阅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