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节气的经典古诗词背诵5篇
立春节气的经典古诗词背诵1
题苜蓿峰寄家人
岑参 〔唐代〕
苜蓿峰边逢立春,胡芦河上泪沾巾。
闺中只是空相忆,不见沙场愁杀人。
译文
写出白雪映照下的夕阳红光,是那么的严厉微小,给予夕阳光线以形象的触觉,写出了夕阳的无限美妙。另一个“涌”字则把白雪掩盖的群山在夕阳之下闪烁光线,在视觉上产生向自己涌动而来的动态感描绘出来,有化静为动的奇功。
其次首诗描写了阳光照射下东山积雪消融的景象。随着时间推移,东山上的雪慢慢消融,多是变成了潮湿的泥土而少许成冰,而这时还没到新晴之时。这就是前两句所写,不仅很好承接上一首点出雪后消融的景象,而且为下面“宜看不宜登”讲明缘由。
值得留意的是第三句,这句“最爱东山晴后雪”在前首同样的位置就消失了,而再写一次就进一步表现了对东山之雪的宠爱,这样的情感是特别有力的。但略不同于前首,这句话的是带有些许愁意的。第四句直接点出了愁,所愁的是“宜看不宜登”,可以远观而不行登攀近赏,对于来说却是非常绝望的,而且其中又隐含着对白雪消融掉的惋惜。
立春节气的经典古诗词背诵3
春不雨
王士祯 〔清代〕
西亭石竹新作芽,游丝已罥樱桃花。
鸣鸠乳燕春欲晚,杖藜时复话田家。
田家父老向我说,“谷雨久过三月节。
春田龟坼苗不滋,犹赖立春三日雪。”
我闻此语重叹息,瘠土年年事耕织。
暮闻穷巷叱牛归,晓见公家催赋入。
去年旸雨幸无愆,稍稍三农获晏食。
春来谷赋复伤农,不见饥鸟啄余粒。
即今土亢不行耕,布谷飞飞朝暮鸣。
舂莩作饭藜作羹,吁嗟荆益方用兵。
石竹: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对生似小竹,开红白或杂色小花,供欣赏。
游丝:春天在空中飘动的由蜘蛛等所吐的细丝。俗称“天丝。”
罥(juàn):挂。
乳燕:雏燕。一说正在培育雏燕的母燕。
“杖藜”句:时常拄着藜杖来农家闲谈。
龟坼:田地干裂。滋:长。
穷巷:陋巷。
“去年”句:去年天气阴晴相宜,风调雨顺。旸(yáng):日出,晴。愆(qiān):过失。
三农:指平地、山地、泽地的农夫。一说指春、夏、秋三个农时。晏食:安食。无旱无涝,故安。
土亢:土地枯燥坚硬。
莩(fú):麻的种子。《尔雅·释草》:“莩,麻母。”郭璞注:“苴麻盛子者。”《诗经·豳风·七月》:“九月叔苴。”藜:一种草,嫩叶可食。
荆、益:荆州和益州。在今西湖、四川一带。方用兵:正在打仗。
鉴赏
此诗作于顺治十四年(1657),这一年自春至夏,北方三月不雨,此诗即咏写此事。
首两联交代背景,描写“春欲晚”的季节的农村风
立春节气的经典古诗词背诵5篇[00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