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前哲学阶段 (中国哲学萌芽与产生时期)
第一节中国哲学的萌芽
第二节中国哲学的产生
(殷周时期的哲学)
1
第一节中国哲学思想的萌芽
哲学萌芽于原始社会,产生于奴隶社会。
哲学起源于宗教,世界各国无一例外。
哲学与宗教的关系。
中国哲学最初也是从原始宗教中萌芽并逐渐分化出来。
2
一、哲学因素在精神与物质的分离 过程中萌芽发展
精神与物质的分离在原始社会已开始存在,虽然表现水平较低,但内容很丰富。
概括为三个方面:
1、拜物教
2、神话
3、灵魂不死
3
人类受大自然支配,由对自然物崇拜进而形成对人的生活影响大的自然物如太阳的崇拜。
非洲有对动物爪、鱼的鳞的崇拜。
中国的五行说据考证是原始五个部落崇拜的五个要素。
1 、拜物教的产生
4
五行说与殷商时期的农业经验有关, 有了“水”浇溉,“火”烧荒,“木”、“金”作农具的条件后,就可以在“土”上种植和收获了。
可见,五行所指之物事实上是原始部落生活中离不开,因而为原始人所崇拜的东西。
5
黄帝打仗时调遣虎、神、豹,实为图腾,精神的东西。
殷《诗经商颂玄鸟》中记载“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其中的“玄鸟”也是拜物教的写照。
6
《史记殷本纪》记载,商契的母亲简狄在郊外,看见天上的玄鸟掉了了卵,简狄取而吞之,就有了身孕而生下商契。这就成为后人所谓玄鸟是商祖先这一传说的根据。
7
鸿山战国贵族墓出土的玉玄鸟
玄鸟生商图
8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它是中国传说中的一种善变化、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为众鳞虫之长,四灵(龙、凤、麒麟、龟)之首。
古籍记述龙的形象很多。有的说龙为细长有四足,马首蛇尾。有的说为身披鳞甲,头有须角,五爪。
《本草纲目》则称“龙有九似”,也就是兼备各种动物之所长的异类。
9
龙的名也很多,有鳞者谓蛟龙,有翼者称应龙,有角者名“多它”龙,无角名虬。小者名蛟,大者称龙。
传说中的龙大多具有能显能隐,能细能巨,能短能长的特性。春分登天,秋分潜渊,呼风唤雨,无所不能。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中,龙是海底世界主宰(龙王),在民间是祥瑞象征。在古时则是帝王统治的化身。
10
选修课程之中哲史第二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