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分析师眼中的“分析师”职业.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分析师眼中的“分析师”职业

国内外名校毕业,硕士学历起步,年薪数十乃至数百万,平时或如空中飞人穿行北上广深,面对上市公司、投资机构高管侃侃而谈市场形势;或针对经济、产业、公司变局即时发布报告,指点评级间影响亿万资金流向。外人眼分析师眼中的“分析师”职业

国内外名校毕业,硕士学历起步,年薪数十乃至数百万,平时或如空中飞人穿行北上广深,面对上市公司、投资机构高管侃侃而谈市场形势;或针对经济、产业、公司变局即时发布报告,指点评级间影响亿万资金流向。外人眼中头顶精英光环的分析师,真实的工作、压力、薪酬、职业满意度是怎样的,10年经历了何种变迁?从历年的《新财富》分析师调查中可见一斑。
公司调研更广泛频密
《新财富》今年的调查显示,在过去一年中,每位分析师平均撰写研究报告288份,其中最高纪录为518份,;,字数最多的更是达到260万字。
分析师对上市公司的调研,是这些报告的重要资料源之一。《新财富》2003年的调查已显示,调研是分析师跟踪公司的必要手段。在远程获取信息更加便捷的今天,调研获得的一手资料仍然可贵,今年所有受访分析师都表示,一定会到跟踪的上市公司调研,而在2003年,只有70%的分析师实地调研公司(图1)。
今天,分析师调研也覆盖了更多的上市公司。近93%的分析师表示,调研公司数量占所跟踪公司总数的一半以上,%的分析师不足一半;而在2003年,20%的分析师调研公司数量达不到跟踪公司的一半。调研全部跟踪公司的百分比更是在十年中翻了一番多,从30%%。
同时,分析师调研的深度也有了提升。2012年的调查显示,79%的分析师对同一家上市公司的调研次数达到3次或以上,相比2003年的55%明显提高,更有人表示,对重点公司一年拜访了20次。大部分分析师每次调研时长为1-2天。
2003年的调研中,分析师基本上都是和公司董秘进行接触。而在2012年接待分析师的上市公司人员中,董秘只占了37%,财务经理及财务部工作人员占了49%,分析师们还会广泛接触证券事务代表、生产人员、销售人员、分管副总、总经理和董事长等人士。通过与各层次人员的接触,分析师们可以获取第一手的情报,对公司的实际运作和行业前景也会有更清晰的脉络。
对上市公司的调研也使得分析师对企业的优势和弊端有着相当的话语权。2003年,60%的最佳分析师认为,企业战略的制定是中国企业最欠缺的方面;2012年,20%的分析师们认为,公司治理是企业首先需要关注的问题,其次为商业模式的选择、决策的科学化、执行能力,企业战略的制订排在了第五位(图2)。另外,分析师们也指出,社会责任感、长期战略眼光、诚信和上市公司对公众的透明度,都是企业有待加强的方面。
素质全面更重要
2003年,分析师报告的服务对象主要为公司内部相关部门和外部的公募基金经理们。十年中,随着机构投资者类型的不断丰富,分析师的服务对象也迅速增加(表1)。88%的分析师表示,对外服务已经占到工作量的70%及以上,更有4%的分析师表示,全部精力用于对外服务。%的分析师表明,他们80%的研究报告提供给了外部投资者,%的分析师则是全部研究报

分析师眼中的“分析师”职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住儿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22-07-2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