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武汉华润中法艺术中 心.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武汉华润中法艺术中心
艺术馆基址隔街紧邻武昌最重要的历史文化街区—昙花林,距离著名的黄鹤楼不到两公里。设计之初,人们期望艺术馆既能够为城市提供一个重要的公共活动场所,又能够成为正在进行的城市变迁和城市历史的纪念碑。
中国近代历史上许多文化名人(包括郭沫若等)都曾经在基地紧邻的昙花林居住过,这给以我们最初的一些冲动,我们好奇地想试验一下利用中国传统文人的水墨游戏进行建造的可能性。
空间布局同时也受到基地条件的影响:由于一条市政排洪沟从中央穿越了基地,从而产生了30宽的中心院落,围绕院落的空间组织形成了东部和西部分立的展厅以及飘在水面之上联系两个展厅的廊桥。、,建筑在此归结为毫无修饰的结构之美。
阳朔小街坊
这个占地仅2300平方米的小街坊由五条街道和六栋相对独立的建筑组成,建筑占满了用地的边界,主要内部街道的走向考虑到城市肌理的延续性,并遵照当地的习惯朝向周边的主要山峰:碧莲峰和龙头峰,因此几栋楼几乎都是不规则的形状。街坊的一层由很多个独立的小店面组成,店铺的主人们就住在自己店面的楼上。小街坊的三层、四层由半室外走廊串成空中的街道,其中每个单元都设有独立的厨房和卫生间,既可居住也可以用作店面,人们在穿过空中平台时总能看见小街所对着的喀斯特山峰。
建造小街坊的四种主要材料都产自当地:青灰色阳朔石、毛竹片、杉木板和小青瓦。阳朔的控制性规划要求所有的房子都刷成白粉墙,我们发现这个规定是个明显的错误,桂北的民居村落极少是白粉墙的,大多是由本地的石材和灰砖砌筑而成的,我们最后还是坚持用阳朔石砌筑建筑的墙体。小街坊从远处看去并不显眼,走近以后人们会被街坊中心的建筑所吸引,采自漓江边的毛竹被劈开成6m长、60mm宽的竹片,每个竹片间隔80mm垂直于墙面卡在专门为此设计的角钢挂件上,竹片幕的背后是一道木质折叠门,当折叠门完全打开的时候,室内喝茶的人们与喀斯特山峰之间就只有一层竹片之隔了
西藏林芝南迦巴瓦接待站
林芝南迦巴瓦接待站是“标准营造”2008年继雅鲁藏布江小码头之后,在西藏建成的另一个房子。在西藏做建筑需要面对很多挑战,首要的问题是应该用怎样的态度来对待西藏文化?如何对待本地原有的、带有强烈色彩和装饰性的建筑传统?新建筑与周边原有建筑形成怎样的关系?如何处理建筑与基地、建筑与大范围地形及自然景观的关系?建造过程如何考虑当地工匠、当地技术的参与?在恶劣的气候和有限的资金条件下,哪些材料和建造方式是可行的,而哪些是不现实的?
是否可以用一种“平视”和“平等”的态度对待西藏的文化?是否可以既不“俯视”又不“仰视”特有的西藏文化?在强调保护“传统西藏文化”的同时,“当代西藏文化”有没有发展空间?如果有,作为“当代西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当代西藏建筑”在哪里?
2007年6月,我们几个人带着所有这些的问题,辗转来到了西藏林芝地区雅鲁藏布大峡谷中的南迦巴瓦雪山脚下,开始了雅鲁藏布江沿线从林芝机场到雪山脚下的“直白村”约80公里公路、水路交通设施的规划设计踏勘工作。并没有详细任务书,也没有建筑选址,只知道要为雅鲁藏布大峡谷和南迦巴瓦雪山景区建造一个游客接待站。在精疲力竭地走了三天的江边徒步转经线之后,终于在地图上确定了接待站的详细位置。
接待站位于藏东

武汉华润中法艺术中 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企业资源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2-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