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z.
施工组织设计〔案〕报审表
工程名称:经济开发区千亩苑安置小区
致:**同建工程建立监理咨询**〔监理单位〕
我已根据施工合同的有关规定完成了E1、E4、E6、E7
. z.
a、蜂窝:原因是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厚,振捣不实或漏振,模板有缝隙使水泥浆流失,钢筋较密而混凝土坍落度过小或子过大,柱、墙根部模板有缝隙,以致混凝土中的砂浆从下部涌出而造成。
b、露筋:原因是钢筋垫块位移、间距过大、漏放、钢筋紧贴模板造成露筋,或梁、板底部振捣不实,也可能出现露筋。
c、麻面:拆模过早或模板外表漏刷隔离剂或模板湿润不够,构件外表混凝土易粘附在模板上造成麻面脱皮。
d、缝隙与夹渣层:施工缝处杂物清理不净或未浇底浆等原因,易造成缝隙、夹渣层。
e、现浇楼板面和楼梯踏步上外表平整度偏差太大或踩踏重,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浇筑后,外表不用抹子认真抹平,踩踏重属浇筑后上人过早。
f、楼板厚度不够或板厚超标:砼浇筑前,对楼板模板顶标高进展复核,做好现浇板板厚的控制标识,浇筑过程中质检员对每块板板顶标高均应认真拉线检查。
〔2〕防治措施:
a、现浇板的混凝土应采用中粗砂。
b、混凝土应采用减水率高、分散性能好、对混凝土收缩影响较小的外加剂,其减水率不应低于8%。
c、预拌混凝土的含砂率应控制在40%以,每立米粗骨料的用量不少于1000㎏,粉煤灰的掺量不宜大于15%。
d、预拌混凝土进场时按检验批检查入模坍落度,高层住宅不应大于180㎜,其它住宅不应大于150㎜。
e、格控制现浇板的厚度和现浇板中钢筋保护层的厚度。阳台、雨篷等悬挑现浇板的负弯矩钢筋下面,
应设置间距不大于300㎜的钢筋保护层垫块,再浇注混凝土时保证钢筋不位移。
f、现浇板中的线管必须布置在钢筋网片之上〔双层双向配筋时,布置在下层钢筋之上〕,穿插布线处应采用线盒,线管的直径应小于1/3楼板厚度,沿预埋管线向应增设φ6150、宽度不应小于450㎜的钢筋网带。禁水管水平埋设在现浇板中。
g、现浇板浇筑时,在混凝土初凝前应进展二次振捣,在混凝土终凝前进展两次压抹。
h、现浇板浇筑后,应在12小时进展覆盖和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小于7天;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天。
i、现浇板养护时间,,不得进展后续施工。当混凝土强度小于10MPa时,不得在现浇板上吊运、堆放重物。吊运、堆放重物时应减轻对现浇板冲击影响。
j、现浇板的板底宜采用免粉刷措施。
k、支撑模板的选用必须经过计算,除满足强度要求外,还必须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边支撑立杆与墙间距不得大于300㎜,中间不宜大于800㎜。根据工期要求,配备足够数量的模板,保证按规要求拆模。
L、施工缝的位置和处理、后浇带的位置和混凝的浇筑应格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案执行。后浇带的混凝土浇筑应在主体构造浇筑60天后进展,浇筑时宜采用微膨胀混凝土。
2、地面开裂
-
. z.
(1).水泥混凝土地面裂缝的3个阶段一般情况下,水泥混凝地面在它建造之初就形成微裂缝,在投入使用后,由于荷载作用,微裂缝变成宏观裂缝;宏观裂缝继续开展,最后造成大裂缝及开裂现象。这个过程大致可以分3个阶段:第1阶段:在浇筑和凝结过程中产生的初期损伤和开裂,形成微裂缝;第2阶段:使用期间荷载造成的损伤加剧和裂缝扩展,形成宏观裂缝:第3阶段是断裂破坏阶段。
〔2〕、水泥混凝土地面裂缝的几种类型
a、沉降裂缝
一是混凝土浇筑后,水泥和骨料自然下沉,同时产生泌水,在沉降过程中发生的裂缝;二是混凝土浇筑后,水泥和骨料在下沉阶段,如受到钢筋和其它预埋件的局部阻碍及模板移动,使该处混凝土产生拉应力和剪应力时,该处就会产生沉降裂缝。裂缝一般在混凝土浇筑后1~3 h发生,属硬化前裂缝。待沉降终止时迅速进展处理,重新加压抹平,可以使裂缝闭合。
b、温度裂缝
混凝土浇筑后,外表没有及时覆盖,在炎热或大风天气外表游离水分蒸发过快,混凝土体积急剧收缩导致开裂。混凝土硬化期间水泥放出大量水化热,部温度不断上升,在外表引起拉应力。防止温度裂缝应合理选择级配,采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减少水泥用量及用水量,降低混凝土膨胀值。
c、干缩裂缝
水泥混凝土浇筑后,在硬化的过程中,由于水泥水化生成物的体积比原来物质的体积小,加上游离水在空气中蒸发及凝胶体失水而紧缩,随着混凝土体积收缩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大于当时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会产生干缩裂缝。干缩裂缝多发生在高温炎热季节,混凝土外表水分散失快,体积迅速收缩,而部温度变化小收缩小,外表收缩变形受到混
防渗防开裂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